阿明Line帳號

危老條例續命:容積獎勵反成都市更新的絞索?

危老條例續命:容積獎勵反成都市更新的絞索? 當內政部研擬為即將在2027年屆滿的《危老重建條例》續命時,這場被視為都市更新特效藥的政策實驗,正顯露出令人憂心的副作用。高源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陳碧源直指,這項原意加速老屋重建的特別條例,在實施過程中意外催生出「政策套利」現象——就像政府對老車汰舊換新的補助反而推高中古車價般,危老條例的容積獎勵也讓老屋主將「重建預期」提前資本化,最終反成為阻礙都更推進的新路障。   深入觀察台北都會區的不動產市場,會發現一個弔詭現象 原本應該被淘汰的老舊建築,因其重建價值被市場提前反映,反而成為待價而沽的稀缺商品。陳碧源以汽車市場為...

2025/05/12 |  69 | 加入最愛 | |

「低首付」房市警訊:促銷花招難掩市場疲態

「低首付」房市警訊:促銷花招難掩市場疲態 台灣房市正面臨一場「低首付」的促銷狂潮,雙北市建商紛紛祭出訂簽3%起、總價含車位裝潢等優惠方案,甚至有建案推出購屋抽百萬好禮、客製化付款等花式行銷。表面上看來,這些措施降低了購屋門檻,但實際上卻暴露了市場買氣不振的現實。建商寧可絞盡腦汁設計各種促銷方案,也不願直接調整價格,這種現象正反映出當前房市供需失衡的結構性問題。   深入觀察促銷手法,不難發現其中暗藏風險 所謂「價金返還」的履約保證,看似保障買方權益,實則是建商在市場低迷時期維持價格的權宜之計,更何況銷售狀況不如預期時,建商可能透過解約方式乾脆不要蓋。業界坦言,這些...

2025/05/12 |  55 | 加入最愛 | |

桃園交通新動脈:國1甲線啟動 打通北桃園任督二脈

桃園交通新動脈:國1甲線啟動 打通北桃園任督二脈 在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廈如火如荼建設之際,一條被譽為「桃園新高速公路」的國道1號甲線正悄然成形。這條全長11公里的交通新動脈,從竹圍漁港台61線一路向東延伸,穿越桃園航空城北側,最終銜接國道1號,不僅是桃園第五條國道,更是改變北桃園交通格局的關鍵工程。   隨著林口特定區計畫路段已於5日公告,南崁地區都市計畫變更也獲內政部核定,這項總預算高達683.64億元的重大建設即將進入實質階段。都發局預計5月中旬完成公告程序後,高公局即可展開用地取得作業,朝2026年動工、2028年通車的目標邁進。這條路線最特別之處在於將開鑿長達2...

2025/05/12 |  70 | 加入最愛 | |

台中捷運經濟學:七線齊發催生軌道新都心

台中捷運經濟學:七線齊發催生軌道新都心 當台中捷運綠線列車穿梭天際線之際,一場改變城市經濟版圖的開發盛宴正在軌道兩旁熱烈展開。這座中部大城正以「軌道經濟」為軸心,透過七線齊發的捷運網絡,編織出一張總面積超過20處的聯合開發藍圖,將交通節點轉化為區域發展引擎。   綠線通車三年來,已悄悄改寫台中商業地理 從四維國小站到南屯站,7處聯開案如同珍珠般串起城市發展軸帶。最具指標性的G9-1市政府站,即將拔地而起208公尺的智慧商辦巨塔,不僅將成為台中第二高樓,更預示著舊城區的華麗轉身。特別的是,這波開發浪潮採取「營運與建設並行」策略,即便在藍線尚未動工之際,沿線13處聯開...

2025/05/12 |  53 | 加入最愛 | |

農地光電新規上路 農保資格鬆綁助能源轉型

農地光電新規上路 農保資格鬆綁助能源轉型 在能源轉型與農業發展的十字路口,農業部近期祭出關鍵政策調整,為參與農地光電計畫的農民解開資格枷鎖。這項被視為「光電友善」的修法,實質放寬農保認定標準,讓裝設太陽能板的農地只要維持耕作事實,即可不受傳統一分地面積限制,持續保有農民健康保險資格。   政策轉折背後,反映政府推動綠能與保障農民權益的平衡思考 農業部農民輔導司長陳俊言直言,此次修法旨在配合國家能源政策,解決過去農民參與光電卻可能失去農保的兩難。目前全台約有2000名農民參與農電共生計畫,新制上路後,這些先行者將成為首批受惠對象。但值得關注的是,實際受益人數仍取決於...

2025/05/12 |  51 | 加入最愛 | |

「央行精準打房再出招!鎖定十大建商砍放款 公股行庫陷資金雙殺困局」

「央行精準打房再出招!鎖定十大建商砍放款 公股行庫陷資金雙殺困局」 「建商抽銀根、壽險錢荒 銀行嘆:20年房市多頭後,苦果我們吞」 央行緊縮建商融資的蝴蝶效應正在金融市場擴散。據悉,央行近期已直接對八大公股行庫下達指令,要求針對各銀行往來前十大建商的放款餘額必須實質降低,財政部國庫署更進一步建立每月監控機制,要求行庫定期回報壓降進度。這項被金融業稱為「精準打擊」的政策,正在改寫台灣不動產金融的生態鏈。   不同於過往總量管制的齊頭式管理,央行此次採取差異化監理 對於中小型銀行,維持土建融佔放款總額35%的上限管制;但對大型行庫則祭出更嚴格的「名單式管理」,直...

2025/05/12 |  46 | 加入最愛 | |

「砍價500萬卻不敢買?淡水1865萬新房vs台北4500萬蝸居...過來人曝『關鍵3點』決定成敗!」

「砍價500萬卻不敢買?淡水1865萬新房vs台北4500萬蝸居...過來人曝『關鍵3點』決定成敗!」 網友已經看了200多間房,好不容易找到一間格局好、機能優、價格砍到位的房子,甚至屋主還附全新家電,這種條件在雙北幾乎是稀有品。但正因為「太完美」,反而讓你產生「決策疲勞」畢竟這是人生最大筆的支出之一,害怕做錯決定很正常!   不過,與其糾結「該不該買」,不如先釐清「這房子到底適不適合你」。   ▍淡水1865萬 vs 台北4500萬?現實比較   殘酷現實: 在台北,1865萬可能連2房+車位都買不到,更別說大三房。 如果你...

2025/05/12 |  43 | 加入最愛 | |

《房屋稅2.0時代來臨:多屋族的稅務新挑戰與節稅攻略》

《房屋稅2.0時代來臨:多屋族的稅務新挑戰與節稅攻略》 2025年實施的「房屋稅2.0」新制,正在重塑台灣不動產持有稅的遊戲規則。這項被稱為「多屋族緊箍咒」的稅制改革,透過差別稅率與全國歸戶制度,展現政府打擊囤房、促進房屋有效利用的政策決心。群洋國際地產集團 總經理 張惠山 表示 新制並非一刀切的增稅方案,而是暗藏多項節稅巧門,端看納稅人能否掌握箇中訣竅。   一、稅率結構全面解析 新制將房屋稅率分為三大類別,每種情況適用不同稅率:   自住用住宅稅率 全國唯一自住(條件: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僅持1戶+設籍+符合地方政府現值標準)稅率1%,為最...

2025/05/12 |  45 | 加入最愛 | |

「43歲夫妻買2000萬預售屋?專家搖頭:這3個致命盲點將毀了你的退休生活!」

「43歲夫妻買2000萬預售屋?專家搖頭:這3個致命盲點將毀了你的退休生活!」 「薪180萬、存款800萬就敢衝?網友驚曝:他們沒算到『這個』...」網友提問,打擾各位, 43歲夫妻年薪180萬(名下無房產及貸款, 2位6 & 4歲孩童), 存款800萬(先付房款600/裝潢100萬), 股票約150萬(股息月領約1萬), 想請問這樣應付2000萬預售屋可行嗎? 這對夫妻的困境,正是台灣許多中產家庭的縮影—手握增值房產,卻被房貸壓得喘不過氣。 他們的透天厝市值2000萬,背負1000萬貸款,先生因健康亮紅燈想退休,太太已無固定收入,而房子還帶著「鐵路地下化」的增值期待。...

2025/05/11 |  89 | 加入最愛 | |

房價飆漲的盡頭是泡沫?新青安催生的買氣,正讓台灣年輕人放棄買房

房價飆漲的盡頭是泡沫?新青安催生的買氣,正讓台灣年輕人放棄買房 台灣房市近年陷入一種詭異的狂熱——新青安政策點燃購屋潮,卻也讓房價所得比突破10倍,房貸負擔率飆破45%。這波「偽剛性需求」可能正在扭曲市場:當年輕人發現再怎麼努力都買不起房時,最終選擇「躺平不買」,將對台灣經濟造成深遠衝擊。   2023年8月新青安貸款上路,確實減輕首購族壓力,卻也意外推升房價 這就像「給口渴的人一杯鹽水」—短期解渴,長期卻加劇痛苦。央行數據顯示,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在去年6月達到37.61%高點後,雖已微幅下降至36.9%,但背後隱藏更大危機:許多購屋者並非自住,而是利用寬限期玩「房...

2025/05/11 |  71 | 加入最愛 | |

你的房子正在被騙走!房產詐騙手法日新月異,為何越抓騙愈大?

你的房子正在被騙走!房產詐騙手法日新月異,為何越抓騙愈大? 在房價高漲的時代,買房已是人生重大投資,但你知道嗎?詐騙集團正用越來越精緻的手法,一步步吞噬民眾的畢生積蓄。根據最新統計,光是2025年4月,全台「假投資真詐財」案件就造成超過40億元損失,平均每件詐騙金額驚人,顯示房產詐騙已成為犯罪集團的「金礦」。   這些詐騙手法之所以可怕,在於它們往往偽裝成合法交易 例如「假房貸詐騙」,利用民眾急需資金的心理,以「低利率」、「信用瑕疵也可貸」的話術誘騙簽下空白文件,最後房子莫名被過戶,受害者還背負巨額債務。更令人防不勝防的是「地政士詐騙」,詐騙者冒充專業代書,與不法...

2025/05/11 |  72 | 加入最愛 | |

囤房稅2.0上路就卡關?稅單亂象背後藏著居住正義的殘酷真相

囤房稅2.0上路就卡關?稅單亂象背後藏著居住正義的殘酷真相 最近在網路上瘋傳兩則新聞,徹底暴露了台灣居住政策的荒謬現狀。一邊是號稱要打擊囤房的「房屋稅2.0」新制,因為系統出包導致連自住戶都被誤課重稅;另一邊則是內政部最新數據顯示,房價負擔能力指標依舊居高不下。這讓不少年輕人忍不住在網路上開酸:「政府打房根本是在打假球!」   這場「稅單之亂」背後,其實藏著幾個令人無奈的現實 新制要求全國歸戶與戶籍資料勾稽,但系統根本無法辨識現實中複雜的居住狀況。像是高雄就有一位陳先生抱怨,兒子在台北讀書,把老家房間租給同學,結果整棟房子被認定為非自住,稅金瞬間多了2萬元。這種案...

2025/05/11 |  58 | 加入最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