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沒人要!台中地主『停車場養地術』暴增8000車位 專家警告:小心變永久廢墟
土地沒人要!台中地主『停車場養地術』暴增8000車位 專家警告:小心變永久廢墟
台中房市交易量持續探底,連帶影響土地市場活絡度。根據最新統計,台中市6月買賣移轉棟數較去年同期大幅衰退33.9%,創下近16個月新低。在這波市場寒冬中,地主們紛紛轉向「養地」策略,有別於過往的汽車旅館、幼稚園模式,近期更流行以停車場、連鎖賣場等低門檻方式維持土地收益,等待市場回溫。
台中市地政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土地買賣移轉筆數僅2萬6697筆,較去年同期大減25%,創近五年同期最低紀錄。市場冷清促使地主們改變策略,鄉林不動產研究室觀察到,新興重劃區內大型連鎖店面、無人停車場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連地價較高的十三及十四期重劃區也不例外。台中市交通局統計更顯示,今年第一季小型車停車位數量較去年底暴增8000個,年增率高達21.8%,反映停車場已成為當前最熱門的養地選項。
這種現象背後隱含多重因素。首先,停車場、倉儲等用途申請門檻低,投資成本相對較小,地主可快速創造收益;其次,這類用途能有效降低土地稅負,避免閒置土地被課徵較高的地價稅;再者,相較於長期閒置,短期出租給連鎖賣場或設置停車場,不僅能維持土地基本收益,還能保持土地使用的彈性,待市場好轉時可立即轉作開發用途。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養地模式也反映出建商當前的觀望態度。儘管優質地段的土地仍具吸引力,但在建築成本高漲、利率攀升與買氣低迷的三重壓力下,許多開發案被迫遞延推案時程。一位不願具名的建商透露:「現在推案風險太高,與其急著開發,不如先觀察市場變化,等政策鬆綁或捷運等重大建設利多釋出後再行動。」
專家分析,這波養地風潮雖是市場低迷時期的權宜之計,但也可能重塑台中未來幾年的都市發展樣貌。當這些臨時性用途逐漸形成規模,恐將影響區域發展的連貫性。建議主管機關應密切關注此現象,適時檢討土地政策,在維持市場活力與都市規劃品質間取得平衡。對地主而言,選擇養地策略時也應評估長期發展性,避免因短期收益而影響土地未來的開發價值。畢竟,當市場春燕再度來臨時,這些「暫時」的停車場和賣場,終將讓位給新的建築開發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