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價VS死守?新北老公寓賣家崩潰」房仲揭密:這種物件砍價20%才有機會脫手
「降價VS死守?新北老公寓賣家崩潰」房仲揭密:這種物件砍價20%才有機會脫手
近期房市表現不佳,許多屋主面臨賣屋困境。尤其是位於新北市某區的老舊公寓,鄰近台鐵,因周邊環境及房屋屋況因素,銷售半年仍無有效帶看及詢問,讓屋主家屬陷入是否繼續出售或降價廉售的兩難。此情況在目前房市氛圍下屢見不鮮,值得消費者從法規及市場角度深入了解與思考。
問題分析與消費者疑慮
屋主因長輩遺留老屋希望變現,卻因屋況老舊及地點不理想導致銷售乏力,造成心理壓力與財務負擔。消費者擔憂若繼續堅持原價銷售可能長期賣不掉,若降價廉售則擔心資產大幅縮水,造成實際損失。
法規與市場面解析
1. 物件資訊公開與交易透明
根據《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第8條及相關規範,賣方應充分公開物件資訊,確保買方充分了解房屋狀況。若屋況老舊,必須明示可能影響居住品質的因素(如鄰近台鐵噪音等),以避免交易後糾紛。
2. 老屋維護與都市更新
屋齡較高的老舊公寓若缺乏妥善維護,將影響房屋價值與吸引力。依《都市更新條例》,老屋可申請危老重建補助,提升房屋價值,但程序繁瑣且需所有權人同意,且短期難以見效,無法立即解決銷售瓶頸。
3. 市場供需與價格調整彈性
房市價格受供需影響,當市場買氣低迷,屋主若堅持高價,可能導致長時間賣不掉,增加持有成本(如稅賦與維護費用)。根據《公平交易法》,價格談判屬市場行為,賣方有自主定價權,但合理降價通常是促成交易的必要策略。
消費者建議
評估現實市場價格與期望:可透過多家房仲評估合理售價,避免因過高定價而拖延出售時機。
考慮環境因素對房價的影響:鄰近鐵道可能造成噪音或振動問題,影響居住舒適度與價格,應坦承並尋求改善對策。
檢視房屋維護狀況與修繕需求:適度修繕或改善房屋外觀與機能,有助吸引買方提高成交機率。
善用都市更新或危老重建政策:若有時間與資源,可考慮申請相關補助,提升房屋價值。
與專業房仲及法律顧問溝通:尋求專業意見,並確保交易過程符合法規,保障自身權益。
老舊公寓銷售乏人問津,是多重因素交織下的結果,非單一價格問題所能解決。
從消費者角度出發,建議屋主理性評估市場現況與自身需求,調整售價策略並積極改善房屋條件,以提升銷售機會。若急於變現,適度讓利可能是實際可行的選擇,但仍需謹慎掌握幅度,避免造成不必要損失。面對房市波動,保持彈性與耐心,結合專業協助,方能在逆境中找到最佳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