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屋補助有問題!? 2026新制封殺違建補貼,租金恐衝二極化現象
租屋補助有問題!? 2026新制封殺違建補貼,租金恐衝二極化現象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二房公寓改四房、透天三樓鐵皮無限擴充,這些過去創造6-8%高投報的租補奇蹟將成歷史!」2026年元月起,內政部「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將迎來革命性變革:全面限定合法住宅才能申請補貼。這項政策被業界稱為「租屋市場正規化元年」,預計將徹底改變長期以來違建出租領補助的亂象,引導台灣租屋市場走向透明化與安全化。
政策轉折點:從寬鬆到嚴格的租補改革
根據新制規定,2026年元旦起,所有新申請租金補貼的承租戶,必須檢附租賃契約及建物登記、稅籍登記等證明文件,且房屋必須是「合法住宅」。這意味著過去常見的頂樓加蓋、違建或無保存登記建物,將全面被排除在補貼範圍之外。
苗栗縣政府工商發展處說明,政策設有過渡期至2025年底。若2025年度已申請租金補貼且租屋屬非合法住宅,可繼續領取至2026年12月31日止。但2026年度起,僅限續租或另覓合法住宅者方能申請,顯示政府給予市場一年緩衝時間進行調整。
違建投機模式的終結
「賣厝阿明」分析,現行制度下,許多高報酬物件正是利用違建方式提供房客居住並申請補助,這不僅損害人民權益,更帶動投機歪風。時有所聞的「二房公寓改四房,透天三樓利用鐵皮鋼構無限擴充」等亂象,創造了年投報率6-8%的「租補奇蹟」,但這些都將隨著新制實施而畫下句點。
這種投機操作不僅影響市場公平性,更潛藏嚴重公安危機。狹小空間違規隔間、鐵皮加蓋擴充,往往缺乏適當的逃生設施與消防設備,一旦發生火災,後果不堪設想。新制透過斷絕補貼誘因,將有效抑制這類危險租屋模式的蔓延。
兩大關鍵問題的現實挑戰
1. 既有違規申請房客的安置問題
最迫切的問題是,目前居住於違建中並領取補貼的租客,在2026年後將面臨補貼中止的壓力。這些租客多數為經濟弱勢,一旦失去補貼,可能無力負擔市場租金。專家建議,這類租客應利用為期一年的過渡期,開始尋找合法租屋物件,並重新申請補貼。
2. 違規建築租金可望下調
隨著補貼資格消失,違建屋主的出租對象將大幅減少,可能迫使部分違建屋主調降租金以維持競爭力。然而,這也可能促使部分屋主考慮將違建轉型為合法住宅,或乾脆退出租屋市場。
轉成「公益出租人」
合法建物的房東若願意配合承租戶申請補貼,並依規定簽署租約及填寫身分證字號,即可轉為「公益出租人」,享有綜合所得稅及房屋稅、地價稅最高1萬5,000元租稅優惠。
根據內政部資料,目前全國已有超過8.8萬餘戶房屋加入社會住宅包租代管行列,再加上現有逾26萬餘戶公益出租人,今年將有逾34.8萬餘戶房東享有各項稅賦減免。這種「胡蘿蔔與棍子並用」的策略,預期將有效引導房東走向合法化。
租屋市場長期影響
「賣厝阿明」認為,此政策可有效喝止不良投機風氣,是國家人民福祉的重要進展。長期來看,租屋市場將產生三大質變:
首先,政府可更準確掌握租屋市場實際狀況;其次,租金透明度增加,違建與合法住宅的租金差異化將更明顯;最後,居住安全提升,租屋族將更有意識地選擇合法、安全的居住環境。
苗栗縣政府工商發展處長詹彩蘋呼籲:「合法租屋不僅能保障居住安全,也能享有補貼及稅務優惠,請鄉親踴躍向合格房東承租,並於期限內提出申請。」
M觀點
2026租補新制是台灣租屋市場發展的關鍵轉折點,它標誌著「違建紅利時代」的結束與「合法租屋時代」的來臨。與其擔心失去補貼,不如視此為租屋市場升級的契機:對房東而言,與其投資違建擴充,不如將現有物件合法化,轉型為公益出租人;對租客而言,與其追求低價違建,不如選擇安全合法的居住環境。真正的居住正義,不該建立在危險與違規的基礎上。這場租屋革命或許短期會帶來陣痛,但長期將引導台灣走向更安全、更透明的租屋環境。畢竟,一個健康的租屋市場,應該是讓每個人都能住得安心,而不是住得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