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元資金大挪移!高資產財管業務單月暴增千億創紀錄 1.6萬富豪掀投資潮,高雄資產專區、降息預期引爆資金派對 【M傳媒財經中心/專題報導】 當全球關注美國降息動向之際,台灣高資產族群正展開一場兆元級的資金布局。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2025年8月國銀高資產財管業務出現「爆炸性成長」單月新增995位億元大戶、管理資產規模(AUM)暴增...
千人擠爆捷運開發說明會!桃園G12-G14站埤塘保存、校地縮減引爆在地焦慮 347公頃開發案衝擊生態與教育,都發局承諾「三埤塘全保留」難平眾議 【M傳媒財經中心/專題報導】 桃園捷運綠線G12、G13、G14站周邊土地開發案,點燃在地居民對生態與教育資源的保衛戰。桃園市都發局29日於蘆竹區公所舉辦公開展覽說明會,吸引近千民眾擠爆...
房貸「水龍頭」再開!政策鬆綁推升買氣 公股銀看好雙位數成長 【M傳媒財經中心/專題報導】 央行近期放寬換屋族賣屋期限,加上《銀行法》第72條之2比率限制排除新青安貸款,等於替房市注入一劑「強心針」。原本緊繃的房貸資金,因政策鬆綁逐漸舒緩,公股銀行直言「水龍頭確實開大了點」,短期內不僅可減輕換屋族壓力,也讓新青安貸款申請人資金調度更為寬裕,房...
空殼公司難躲稅網!CFC制度上路後,國稅局首度重擊企業假營運 【M傳媒財經中心/專題報導】 在全球反避稅風潮下,台灣自2023年起正式實施「受控外國公司」(CFC)制度,如同替跨國企業拉起一道透明的防火牆。過去許多企業為了節稅,選擇在低稅負國家設立公司帳面據點,卻實際上沒有任何業務活動。如今,這類「空殼公司」不再能輕易成為避稅工具,一旦被查...
新青安擴容也難救市?七都預售市場陷冰河期 週來人僅8組創歷史新低 政策善意難敵市場觀望 高雄逆勢成長五成成唯一亮點【M傳媒財經中心/專題報導】 儘管政府九月針對新青安貸款大開善門,不僅取消《銀行法》72-2條限制,更將換屋族出售舊屋的期限從一年放寬至18個月,但這股政策暖風顯然未能融化預售市場的冰層。根據591新建案最新統計,七都九月平均...
台北大學生生存現形記:月燒三萬的「活著」經濟學 房東阿伯二十年租屋觀察:家長還停留在二十年前的物價想像 【M傳媒財經中心/專題報導】 「現在的大人,根本沒意識到世界早就不一樣了。」一位在台大周邊執業二十年的房東阿伯,一邊泡茶一邊道出台北大學生的殘酷生存現實。開學季總接到家長抱怨孩子零用錢花太兇,但他直言,在今日台北,大學生一個月若沒有三...
基隆預售屋單年飆43萬:七堵、暖暖成新戰場,35%空屋率亮市場警訊 【M傳媒財經中心/專題報導】 過去房價僅1字頭的基隆,如今預售案最高單價已直逼6字頭,成為北台灣房市漲幅最驚人的區域之一。根據實價登錄,基隆近一年預售屋均價突破43萬元,成屋站穩30萬元大關,七堵區新案「萬隆青和」更傳出開價挑戰6字頭計畫。這場房價盛宴的背後,是基隆捷運核定...
三房夢碎!台北房貸負擔飆破月薪181% 七都購屋壓力圖鑑曝光 新竹縣月薪1.08倍繳房貸、雙北陷「脫北潮」 【M傳媒財經中心/專題報導】 當一間台北市三房中古大樓的房貸月繳金額,達到平均月薪的1.8倍,這座城市正在改寫「安居」的定義。永慶房產集團最新統計顯示,台北市三房住宅中位數總價已衝上3,652萬元,購屋者即使貸款七成,每月仍須負擔9...
基隆大武崙森林運動公園爆規劃瑕疵!二期工程急補破網,4億經費卡關 前朝遺留水保、交評未落實,市府追償、審計調查中,2029年完工目標挑戰嚴峻 【M傳媒財經中心/專題報導】 這座從海拔40公尺延伸到81公尺的山林公園,預計打造主題遊樂、冒險活動、森林運動、休閒與生態五大園區,成為北台灣重要的綠色地標。然而,市府近期卻發現,第一期工程竟...
房東小心!租金申報填錯稅籍編號 恐遭誤課囤房稅 【M傳媒財經中心/專題報導】 在房市政策趨嚴、稅制改革如火如荼的當下,連一個數字的錯誤都可能讓屋主荷包大失血。財政部中區國稅局近日提醒,機關、學校、事業單位或團體在辦理租金扣繳申報時,除了要確實登錄承租人的基本資料與所得金額,更關鍵的一點是,如果標的是房屋,必須正確填寫「房屋稅籍編號」。 ...
大樓停車場驚傳輕生 住戶恐慌:整棟樓要變凶宅了?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深夜社區大樓的地下停車場,一名住戶被發現在自家車內輕生。消息傳出後,不僅同層住戶人心惶惶,更引發整棟社區居民憂心:「我的房子會不會從此被貼上凶宅標籤?」這起事件凸顯房市長期以來的「凶宅迷霧」,究竟死亡事件發生在停車位車內,會不會讓社區淪為凶宅?房價又將受到何等衝...
七年級生購屋困境:早買抗漲?還是躺平等繼承?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七年級世代正逐漸成為購屋市場的主力族群,但在房價高漲、利率緊縮的雙重夾擊下,「買房」與「不買」的選擇,對他們而言,早已不是單純的財務決策,而是一場關於生活方式與人生規劃的拉鋸戰。網路上有七年級網友直言:「現在想買房,頭期款壓力超大;不買又怕房價再漲,晚一步就被擠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