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潢貸真的不見了?首購族交屋前資金焦慮升高,專家教你三招應對 M傳媒 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預售屋使用執照剛下來,接下來要驗屋與對保,但裝潢費怎麼辦?」這是近期許多首購族在社團裡熱議的共同困境。就有一名網友提問,他向代銷詢問是否能透過合作銀行申請「裝潢貸」,卻被直接回覆「現在基本上沒有銀行在辦」。然而,另一邊卻有人分享自己成功辦理裝潢貸,引發疑慮:...
爸爸的「投資傳承」真是禮物? 專家提醒:別把房貸壓力誤當資產機會 M傳媒 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爸:兒子啊,你是獨子,未來我辛苦一輩子買的房子也是要給你的……」這樣的故事,近日在網路論壇引發熱烈討論。一名網友表示,父親以「房子會繼承、會增值」為由,打算把已經增貸出的1500萬元房貸轉由兒子承擔,並形容這是一種「最佳投資機會」。兒子雖然心中充滿疑問,...
【節稅必知】婚後房屋過戶怎麼做最省?專家算給你看:這樣做少花10萬元 M傳媒 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婚前買的房子,貸款方便所以登記在我名下,現在貸款已繳清,想過戶給太太,但不知道費用要多少?」近期有網友在論壇拋出這樣的疑問,並進一步詢問若未來考慮出售換屋,應該如何安排才最有利。這個問題馬上引發熱烈討論,也點出許多夫妻在資產規劃與房地產交易上的共...
「房貸繳到老」VS「房租付到老」世紀之爭! 專家算給你看:誰才是人生贏家? M傳媒 房產中心 / 專題報導 「一輩子繳房貸」還是「一輩子付房租」?這道看似簡單的選擇題,近日成為網路熱議焦點,更被列入學校申論題目,要求學生從「繳納期間」與「往生後」雙重角度分析差異。究竟哪種選擇才是理性決策?專家從財務負擔、心理安全感、資產傳承三大面向深度...
房產登記兒名反成噩夢!五旬母怕遭棄養 專家揭「保老本轉移術」 M傳媒 房產中心 / 專題報導 買房登記子女名下,晚年卻恐無家可歸?一位50多歲的母親近日求助,早年將透天厝登記於兒子名下並貸款400餘萬元,近年因與兒媳關係惡化,深怕年老後被逐出家門,急尋將房產轉移至自己或女兒名下的解方。這起案例折射出高齡化社會下日益普遍的「房產登記與養老...
雙薪家庭房貸負擔真相調查:月繳五成薪真的撐得起?專家揭關鍵條件 M傳媒 房產中心 / 專題報導 夫妻雙薪養房其實沒那麼可怕!一則網路論點引發房貸負擔能力的大論戰。該網友指出,社會普遍用「單身視角」看待房貸壓力,卻忽略雙薪家庭共同分擔的現實,認為只要不過度追求高檔住宅,夫妻合力其實負擔得起五成月收入的房貸。這項說法挑戰傳統認知的「房貸不超過收...
癌父留400萬房貸逼子女買單? 繼承負資產悲歌掀熱議 M傳媒 房產中心 / 專題報導 「這不是繼承,是逼我買房子!」一名網友無奈訴說父親生前為治療癌症,將老公寓增貸400萬元,離世後留下尚未償還的房貸。子女若想繼承這間40餘年樓梯公寓二樓,需先償清400萬債務,讓繼承美意瞬間成為沉重負擔。這起案例揭露台灣「負資產繼承」的現實困境,引發社會對...
首購族議價攻略曝光!實價登錄這樣看 專家教戰「開價心理戰」 M傳媒 房產中心 / 專題報導 屋主開價每坪25.3萬,實價登錄卻只顯示20萬?一位首次購屋的網友陷入價格迷陣,面對屋齡18年的物件,附近100公尺內卻出現屋齡14.5年成交20.8萬、屋齡45年成交19.3萬的混亂行情,不知該如何出價。這起案例道出許多首購族的心聲:實價登錄到...
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房價卻居高不下,讓資產傳承成為許多家庭無法迴避的課題。詠達地政士事務所代書陳佳雯指出,近年來確實有感受到客戶對於「生前贈與」與「節稅式繼承」的需求增加,主要來自於兩大考量:一是希望善用分年贈與、信託或保險以降低稅負;二則是避免子女日後因房產繼承而引發糾紛。不過,她提醒,節稅與家庭和諧之間常存在矛盾,規劃前務必釐清優先順序。 ...
國有地地上權標案11月登場!南台灣精華地釋出 建商搶攻800坪大面積土地 M傳媒 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國有財產署即將於11月3日開標14宗國有土地設定地上權案,其中台南平實營區、高雄中都68期重劃區均有精華基地釋出,引發建商高度關注。與此同時,土地市場傳出第三季北高雄出現多筆大面積土地交易,單坪成交價創下高檔行情,顯示儘管房市調整,優質土地...
新青安解套現怪象!青埔屋主兩極化操作 一邊漲價一邊降價10%搶市 M傳媒 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新青安房貸政策出現重大轉變!金管會正式宣布將新青安貸款排除在《銀行法》第72條之2的不動產放款比率限制之外,此舉原本旨在釋出更多房貸量能,卻在桃園青埔特區引發兩極化市場反應。部分屋主趁勢調高售價,另一批屋主卻反向操作,願意降價10-15%急求脫手,...
7萬戶交屋潮來襲!驗屋報告驚人數據:100%有外觀瑕疵、25%滲漏水 M傳媒 房產中心 房市正迎來20年最大交屋潮!根據內政部最新數據,今年上半年全台住宅使用執照核發量逼近7萬戶,創下歷史新高。然而這波交屋盛宴背後卻暗藏危機,最新驗屋報告顯示,100%新屋存在外觀瑕疵,更有高達25%出現滲漏水問題。專家警告,在高房價時代,購屋者更應睜大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