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創舉!用『容積換防洪』解鎖6.8公頃土地 建商、地主搶破頭 桃園市政府水務局近日宣布啟動「老街溪大園區河川區域容積移轉實施計畫」,這項創新政策將為老街溪防洪整治工程開闢新徑。該計畫涵蓋大園區心園橋至老街溪橋約1.4公里的河段,橫跨6個地段、總面積達6.8公頃,透過容積移轉機制,既可保障地主權益,又能減輕政府財政負擔,實現都市發展與防洪安全的雙...
台南土地標售爆冷門!建商集體縮手不玩了 專家警告:房市反轉訊號浮現 台南市府日前辦理南科FG特區與永康鹽行國中區段土地標售,結果卻不如預期,僅有1筆商業用地以接近底價的價格成交,南科區段更是全數流標。這項結果不僅反映建商對當前房市的保守態度,更預示台南房市可能即將進入供給調整期,為購屋族帶來新的市場機會。 土地標售冷清 建商保守以...
新屋空屋率飆破22%!每4戶就有1戶是鬼屋 專家驚曝:建商快撐不住了 根據內政部最新發布的低度用電住宅統計報告,2024年下半年全國空屋率最高的竟是5年內新屋,比例高達22.91%,相當於每4.36戶新屋就有1戶無人居住,遠高於其他屋齡住宅的空置情況。此一現象不僅反映當前房市供需失衡,更凸顯新建案去化困難、投資性置產比例過高等結構性問題。 ...
地價稅納稅義務人認定標準出爐 稅務局提醒8/31為關鍵日 雲林縣稅務局近日針對地價稅納稅義務人的認定標準發出詳細說明,提醒民眾每年8月31日是決定當年度地價稅納稅義務人的關鍵日期。這項攸關民眾稅負的重要規定,往往因為不動產交易時間點的差異而影響納稅責任歸屬,值得土地所有權人特別留意。 8月31日為納稅義務基準日 根據雲林縣稅...
史上最大交屋潮來襲!7萬戶交屋撞上限貸令 專家示警:違約潮恐爆雷 房市面臨前所未有的交屋高峰。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2025年上半年全台住宅使用執照核發量逼近7萬宅,創下2006年有統計以來同期新高。這波被稱為「史上最大交屋潮」的現象,卻意外碰上央行信用管制措施,讓許多購屋族陷入貸款困境,市場擔憂可能引發違約潮。 疫情推案高峰迎來交...
航空城拆遷戶陷貸款困境 張善政怒批中央「不食人間煙火」 桃園航空城作為國家重大建設,原應是帶動地方發展的里程碑,然而拆遷戶卻在安置過程中遭遇重重阻礙。從「先建後拆」承諾跳票,到貸款優惠遲遲未能落實,數千戶居民被迫在政策空轉與金融限制之間掙扎,甚至被央行的「打房」政策波及,成為無辜的「受災戶」。 政策承諾跳票 拆遷戶陷財務困境...
台股房市慘遭雙殺!前7月稅收狂瀉2成 專家警告:美關稅風暴還沒完 美國對等關稅政策持續發酵,台灣資本市場與房市交易明顯受創。財政部12日公布最新稅收統計顯示,7月證交稅實徵淨額239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24.1%,創下「連五黑」紀錄;前七月累計1,394億元,年減幅達20.1%。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台股加權指數站穩23,000點,且連續三個月累計上...
《全台露營場亂象》1706處僅161家合法 苗栗將啟動強力稽查 暑假露營旺季來臨,全台露營場亂象卻再度浮上檯面。根據交通部觀光署最新統計,全台現有1,706處露營場地中,僅161家取得合法登記,違法比例高達91%。其中苗栗縣以434家違法露營場居冠,縣長鍾東錦昨日宣布,將自16日起每周稽查5家,優先鎖定擅自改變地形地貌的業者,展現整頓決心。 ...
虛擬貨幣成逃稅天堂?台灣15億交易大漏洞 財政部追稅竟束手無策 台灣虛擬資產市場快速成長,卻也為稅務機關帶來前所未有的監管難題。根據財政部最新統計,截至今年5月已完成洗錢防制聲明並辦理營業登記的虛擬資產服務業者共26家,2022至2024年間交易規模從7億元攀升至15億元,呈現翻倍成長。然而,在交易量激增的同時,稅務機關卻面臨追稅困境,凸顯現行法...
房東注意!超收電費恐被認定「變相漲租」 國稅局籲如實申報 高雄國稅局近日針對租賃市場常見的電費分攤問題發布重要提醒,指出房東若向房客收取的電費補貼金額明顯超出合理範圍,將可能被稅務機關認定為「變相租金」,需全數併入租賃所得課稅。這項提醒直指租屋市場長期存在的收費模糊地帶,勢必影響廣大房東的報稅方式。 合理分攤與變相漲租 一線之隔 ...
《台北都更卡關!44%老屋主「死守不拆」 專家警告:恐釀800年更新危機》 台北市正面臨一場「人屋雙老」的都市更新危機!最新統計顯示,全市高達44.6%房屋由65歲以上長者持有,比例高居全台之冠。群洋國際地產集團總經理 張惠山 表示,這些銀髮屋主多為早年置產的戰後嬰兒潮世代,如今卻成為都更最大阻力,專家警告若維持現狀,台北老宅恐需800年才能全面...
金融防詐新挑戰 金管會籲全民共同守護資產安全 金融詐騙手法日新月異,已從傳統面對面接觸演變為跨境、AI技術輔助的「無差異攻擊」。金管會副主委莊琇媛昨日在「金融守護論壇」中指出,當前詐騙集團利用AI變音技術,能在數秒內偽造親友聲音,這種新型態犯罪模式已對民眾資產安全構成嚴重威脅,需要透過科技、專業、教育與合作四大面向共同防堵。圖/google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