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家臭味瀰漫!網友崩潰求助:「每天出門都想哭」
鄰居家臭味瀰漫!網友崩潰求助:「每天出門都想哭」
【M傳媒生活中心/專題報導】
「買了房,對面住了一位高齡老人,家裡骯髒,一開門就是臭味。」一名網友在網路論壇上發文,描述自己入住新家後的崩潰日常。原本以為終於買到夢想中的安穩住所,卻沒想到「每天出門都像經歷地獄」,因為鄰居家門一開,整層走廊立刻被難聞氣味包圍。
這名網友無奈寫道,對面鄰居是一位獨居長者,家中明顯長期未清理,門口堆滿雜物,甚至散發出濃烈惡臭。「每天打開門準備出門時,那股臭味就會直接衝出來,讓人瞬間心情低落。回家關上門,空氣清新了,才覺得世界重新恢復平靜。」他坦言,這樣的居住環境讓他心情越來越差,「真的快哭出來」。
貼文一出,引起大批網友共鳴與關注。
有人表示自己也曾遇過類似情況,「樓上堆垃圾、樓下燒香,整棟大樓都逃不了」,也有網友建議應先與管委會或鄰長反映,請社會局協助了解是否屬於「囤屋症」或「獨居長者需要照護」的案例。
實際上,這類情況在高齡化社會中越來越常見。
社會學者指出,部分年長者因身體退化、心理孤立或缺乏家人協助,可能逐漸喪失維持生活環境的能力,導致囤積、發臭等問題。不僅影響公共衛生,也對鄰居生活造成心理壓力。
環保單位建議,若異味來源嚴重,可先透過社區管委會協調,必要時通報地方政府環保局或社會局。
若是老翁有健康或清潔困難,社福單位可介入提供環境清理或居家服務。此外,住戶也可在自家門口安裝空氣清淨機或活性碳濾網,並使用香氛、植物除臭等方式,暫時降低氣味影響。
不過,多數網友仍感慨:「這種事說穿了很兩難。」一邊是希望改善生活品質的住戶,另一邊是生活無力的長者,彼此都無惡意,卻被迫共處在同一棟建築裡。「有時候我們買的不是房子,而是鄰居的生活方式。」
【M觀點】
這起事件不只是氣味問題,更是社會關懷的縮影。當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越來越多「孤老鄰居」問題浮上檯面。鄰里間的不便,往往反映出社會照顧的不足。除了尋求環保與社福單位協助外,更重要的是社區建立互助文化,從冷漠轉向理解。改善異味的最佳方式,不只是除臭,而是讓孤獨與髒亂都能被看見與被幫助。唯有如此,「好鄰居」才不只是距離近的人,而是真正能共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