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仲帶看遭跳單 私下交易引爆業界求償爭議 房仲業者辛勤帶客戶看屋後,客戶卻回頭找上社區保全,透過這種方式取得屋主聯繫方式並完成私下交易。這種被業界稱為「跳單」的行為,不僅引發道德爭議,更涉及法律責任歸屬問題。 近日房仲業界傳出一起爭議案例,一位房仲業務員辛苦帶客戶多次看屋後,客戶卻透過大樓保全取得屋主聯繫方式,最終繞過房仲完成交易。這種情況在業...
遺產稅補繳後竟卡關! 地方稅務局「待報配偶剩財」逼瘋繼承人 「國稅局說結案了,地方稅務局卻堅持要申報!」一名網友求助,家中長輩過世後透過配偶剩餘財產申報遺產稅,事後因分配爭議補繳稅款,國稅局已認定結案,但地方稅務局卻以「待報配偶剩餘財產」為由卡關,更揚言「不申報就課土地增值稅」,明深地政士事務所主辦代書 嚴意情 表示,這起事件揭露遺產稅與土增稅間...
嚴意情 共同登記買房驚爆贈與稅陷阱! 新青安貸款恐遭拒貸 想與人共同買房享受新青安優惠的民眾要注意了!近日有網友計畫以各持分二分之一的方式共同登記房產,並向公股銀行申請新青安貸款,雖然銀行初步回應可由一人為主借款人,但代書卻提醒可能涉及贈與稅問題。明深地政士事務所主辦代書 嚴意情 表示,這起案例揭露共同購屋與新青安貸款間的潛在法律衝突,引發購屋族熱議...
2025 重劃區觀察報告:哪些區會撐盤、哪些會遇冷? 全台重劃區出現兩極化發展,當外界普遍擔憂建案供過於求之際,新竹、台中、台南等地重劃區卻呈現低待售量的特殊現象,揭露了房市供需的區域性差異。根據《591新建案》最新統計,在全台重劃區普遍被認為面臨銷售壓力的環境下,新竹、台中及台南等地多個重劃區卻展現出驚人的低待售量。新竹市金雅重劃區待售量僅39...
信用管制衝擊房貸秩序!八大亂象衝擊台灣房市交易 2025年台灣房市正面臨嚴峻考驗,民眾貸款難度大幅提高,不少購屋者因貸款成數不足而忍痛棄約,甚至損失百萬元認賠出場。這場房貸風暴正在引發一系列市場亂象,專家警告若不及時處理,房市交易恐將陷入癱瘓。 台灣房市在2025年陷入前所未有的房貸危機。根據市場數據,全台預售屋解約件數已達到驚人的1,339件,僅...
房貸問題不在水龍頭,而是在水塔 精神喊話無法解渴,水源制度才是關鍵 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呼籲銀行「水龍頭開大一點」,希望紓解房貸核貸難、撥款慢的壓力。然而,台灣銀行董事長凌忠嫄則回應:「水龍頭已經開很大」,指出銀行端早已積極配合政策。 身為長期關注房貸政策的實務工作者,我必須指出:真正的問題,不在水龍頭,而是在水塔本身早已缺水。 ...
「房子沒了還要賠錢」 換屋族陷600萬資金缺口困境 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實施即將屆滿一年,配合房貸總量管制措施,讓房市買氣從炎夏直接進入寒冬。換屋族成為最大受害者,面臨最高600萬元的資金缺口,甚至可能陷入「房子沒了還要賠錢」的困境。 中央銀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實施即將滿一週年,這項被業界稱為「史上最嚴」的房市調控措施,配合銀行房貸總...
預售屋市場68%暴跌 投資客潰逃、建商失眠、銀行收傘真相 台灣預售屋市場正面臨史上最嚴寒的冬天,今年上半年全台銷售總額慘跌至不到5000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衰退68%。這波寒流不僅來得又快又急,更凸顯了投資買盤退場後,市場回歸剛性需求的結構性轉變。 2025年房市遇強逆風,預售屋首當其衝。 根據內政部實價網最新數據,今年上...
【社宅革命】買房神話崩解!25萬戶社會住宅顛覆居住遊戲規則? 隨著政府加速推動社會住宅建設,未來2-3年全台將有大量社宅基地釋出,這種新型態的居住選擇正在重塑台灣民眾的購屋與租房思維,開啟居住正義的新篇章。居住政策正迎來結構性轉變。根據行政院"提升社宅用地供給精進措施",政府設定了114年至121年間直接興辦25萬戶社宅的明確目標。這種大規模的社...
碳封存管理辦法草案跨部會協商中 環境部目標115年完成發布 為達成2050淨零排放目標,台灣正積極推動碳捕捉封存技術,但相關管理辦法的制定卻面臨跨部會協調的挑戰,顯示在技術推進與法規完備間需要更多溝通與共識。 台灣為達成2050淨零排放目標,將碳捕捉、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列為關鍵戰略之一。環境部正在研擬的「二氧化碳捕捉後封存...
桃園標售4.54公頃建地 A21捷運站與大溪埔頂營區啟動開發 桃園市政府加速土地開發釋出,將於9月22日標售機場捷運A21站及大溪埔頂營區共4.54公頃建築用地。這兩大區位各具交通優勢,預計將為桃園住宅與商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桃園市政府為促進地方建設發展,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將於9月22日上午10時標售兩大區段徵收開發案的可建築土地。...
利率破3%、成數砍至7成 現在不是買不買得起的問題,是根本貸不到足夠的錢! 即使未來銀行貸款排隊現象緩解,在利率超過3%、貸款成數持續下修的雙重壓力下,台灣房市依然難以樂觀。這種結構性的資金緊縮問題,正在形成房市復甦的最大障礙。 近期市場討論焦點集中在銀行房貸「排撥」現象何時緩解,但業內專家指出,即使未來貸款申請不再需要長時間排隊等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