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任委託變賣屋枷鎖!苦主曝半年美叮美當 專家揭「合法脫身」三招秘技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簽了專任委託,我才發現自己親手把房子送進冷宮!」一位屋主在買房知識家控訴,引發上百位苦主共鳴。他的房子被專任委託綁架長達半年,期間看屋客寥寥無幾,當他想改簽一般約引進其他仲介競爭時,卻遭原仲介冷回:「合約寫得很清楚,就是要專任到期。」這道賣屋...
高資產族購屋猶豫文狂洗版!專家揭「房市焦慮症」背後真相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年收300萬卻買不下手」、「手握千萬現金該進場嗎?」近期買房知識家被一股「高資產購屋猶豫潮」瘋狂洗版,這些看似謙虛請益的貼文,背後卻暗藏驚人規律。心理專家與房市觀察家聯手解密,揭開這波現象背後是台灣社會對高房價的集體心理防衛機制,更可能是特定族群的「焦慮...
預售屋貸款密技曝光!建商合作銀行暗藏這些好處 專家教戰3招貸好貸滿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建商配合的銀行,真的比較好過件嗎?」這個問題困擾著無數預售屋準屋主。隨著央行持續緊縮房市信用管制,房貸申請越來越像一場艱困戰役,而建商合作的「整批貸款」正成為購屋族的救命稻草。專業房貸顧問解密,掌握關鍵申請策略,不僅能順利核貸,甚至可能爭取到...
買房生死鬥! 貸款到底該貸好貸滿,還是盡快還清?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貸款到底該貸好貸滿,還是盡快還清?」這個問題困擾著無數購屋族。近來一種「極限槓桿」策略在市場上流行:將房貸額度與寬限期用到極致,只繳利息不還本金,把省下資金投入其他理財工具。這種做法看似聰明,卻隱藏著不小的風險,讓傳統「無債一身輕」的保守派為之擔憂。 ...
老房交易失寵? 公寓神話破滅!雙北以外老宅陷跌價危機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想買爬樓梯公寓的朋友,請三思!」這句來自房產專家的忠告,正在顛覆購屋族的傳統觀念。過去被視為穩定資產的公寓產品,在雙北市以外的四大都會區正面臨嚴峻考驗。市場數據顯示,40年以上老舊公寓單價跌破20萬的案例比比皆是,就連傳統認知中較保值的二、三樓產品也難逃跌...
直營VS加盟房仲生死鬥!內行揭密1%服務費差價背後的驚人真相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選錯房仲,可能讓你多花百萬學費!」一位資深地政士的驚人告白,揭開房仲市場最敏感的直營與加盟之爭。當消費者在各大房仲品牌間猶豫不決時,隱藏在華麗招牌下的服務差異,才是決定交易成敗的關鍵。究竟該如何選擇?業界不說的真相首次公開! 服務費...
三十而「慮」世代來襲!七年級生陷購屋焦慮 專家揭「三十不立」真相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30歲沒買房,我的人生是否失敗了?」這個深夜在買房知識家引爆網友淚推,撕開了台灣七年級生共同的心理傷疤。當「三十而立」的傳統期望撞上高房價現實,一股集體性焦慮正襲捲1980至1990年代出生的青壯世代,他們擁有史上最高學歷、職場表現亮眼,卻多數...
房市心理學:為何八五折沒人要,高價裝潢屋卻搶翻? 房市就像一面鏡子,照出的從來不是客觀價格,而是人性。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八五折的誠意滿滿,竟然無人問津;裝潢精美的同社區物件,卻創下成交新高。」一位在中壢執業的房仲「睡貓」,用親身經歷揭露房市中最矛盾的人性現象。曾經當過兵、做過工、玩過金融,也當過投資客的他,發現市場從來...
央行給二房族18個月緩衝期,買方說我等18個月後再買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央行給換屋族18個月的美意,我等18個月後再進場撿便宜。」這句在買房知識家社團引發熱議的發言,道出了當前買賣雙方的心理博弈。央行放寬換屋族貸款切結期至18個月,原本是為了解決民眾換屋過程中的資金銜接問題,如今卻被部分市場人士解讀為「進場撿便宜」的倒數計時,...
網友嗆 是老屋就應該便宜賣? 建築成本說法掀房價論戰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50年老房建築成本低,不就要賣便宜點?」一名網友在買房知識家犀利發問,引發網友熱議,也戳破當前房價矛盾現象:建商不斷強調營造成本上揚導致房價高漲,但屋齡數十年的老屋卻跟著新屋行情水漲船高,形成「新屋漲價,老屋跟漲」獨特現象。 從建築成本角度...
月入25萬網友質問買2400萬房很難嗎?賣厝阿明:別以為刷臉銀回就會借你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每月現金收入20-25萬,無負債、信用良好,想買2400萬的房子有機會嗎?」這則在購屋論壇引發熱議的提問,道出了無數領現族共同的心聲。看似優渥的收入條件,卻在銀行嚴格的審核標準前顯得蒼白無力,即使月收入是台灣平均薪資的四倍以上,想要圓一...
房仲都說幾百上前人聯賣 專任約卻說要簽三個月合理嗎?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你不是說很會賣?團隊多少人?專簽一個月夠了吧!」一名不耐煩的屋主在買房之是家怒嗆,道出許多委託售屋民眾的共同心聲。這句「為什麼專簽要三個月這麼久?」的質疑,在房仲業界掀起一陣波瀾,也揭開房屋銷售過程中買賣雙方認知落差的現實困境。 這位憤怒屋主的發文,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