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
貸款
房仲
社宅
修繕
Line
央行給二房族18個月緩衝期,買方說我等18個月後再買
日盈社宅

央行給二房族18個月緩衝期,買方說我等18個月後再買

2025/10/11 |  19 | 加入最愛

央行給二房族18個月緩衝期,買方說我等18個月後再買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央行給換屋族18個月的美意,我等18個月後再進場撿便宜。」這句在買房知識家社團引發熱議的發言,道出了當前買賣雙方的心理博弈。央行放寬換屋族貸款切結期至18個月,原本是為了解決民眾換屋過程中的資金銜接問題,如今卻被部分市場人士解讀為「進場撿便宜」的倒數計時,意外掀起買方與賣方之間的耐心拉鋸戰。

 

這位網友思考邏輯,反映房市觀望氣氛蔓延。

政策本意是給換屋族更多時間處理舊屋,避免在市場調整期被迫降價求售,但市場卻將這段期間視為價格洩洪的可能窗口,讓潛在買家開始放慢腳步,等待屋主在期限到來前可能釋出的優惠房源。房仲業者指出,這種「等待撿便宜」的心理已微妙影響市場氛圍,雖然帶看量維持穩定,但買方出價意願明顯降低,議價空間也從過去的5-8%擴大至10-15%

 

實際市場狀況遠比想像複雜。

資深房產顧問表示,真正有資金壓力的換屋族,多半會在政策剛放寬時就調整售價策略;財務穩健的屋主則寧可將房屋出租,也不願輕易讓價。加上房屋銷售、過戶與裝修等流程耗時,換屋族可靈活操作的時間比18個月看似漫長的等待期其實有限。

 

案例來說,台中北屯區一名屋主原計畫利用18個月政策等待最佳出手時機,但因市場剛性需求強勁,周邊新案價格持續上漲,反而讓其屋價維持高位;最終該屋主決定提早出售,避免錯失換屋節奏。這也說明,單純等待政策期限,不一定能撿到市場最低價。

 

房產達人分析,這種「等待策略」存在明顯風險。

首先,市場供需結構未改,剛性需求依然存在;其次,建築成本上漲趨勢不減,新屋價格難以大幅回跌;最後,通膨壓力也可能支撐資產價格。她建議,換屋族與買方不應過度寄望政策期限,而是應鎖定特定區域、密切觀察市場動態,抓住實際出現的購屋機會。

 

M觀點

與其被「撿便宜」的預期牽著走,不如務實評估自身需求與財務能力。購屋智慧不在於猜測市場最低點,而在於找到適合自己、負擔得起的物件。畢竟,居住是長期需求,市場時機只是參考,生活品質才是最終目的。與其耗費18個月追逐不確定的價格甜蜜點,不如把握確定的居住幸福感,才能真正落實換屋政策的初衷。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