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25萬網友質問買2400萬房很難嗎?賣厝阿明:別以為刷臉銀回就會借你
月入25萬網友質問買2400萬房很難嗎?賣厝阿明:別以為刷臉銀回就會借你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每月現金收入20-25萬,無負債、信用良好,想買2400萬的房子有機會嗎?」這則在購屋論壇引發熱議的提問,道出了無數領現族共同的心聲。看似優渥的收入條件,卻在銀行嚴格的審核標準前顯得蒼白無力,即使月收入是台灣平均薪資的四倍以上,想要圓一個購屋夢,仍面臨重重關卡。
賣厝阿明直言,這類問題每周都在各大論壇重複上演。「多數領現金的人都認為自己很會賺錢,銀行就該借錢給他們,但一問到存款、基金、股票有多少,往往就龜縮不語。」他強調,銀行不是慈善機構,放款看的是「可驗證的還款能力」,而不是借款人自認的賺錢本事。
從數字來看,這位網友的購屋計畫確實有其挑戰性。
賣厝阿明建議,領現族購屋應該保守規劃,貸款成數最好控制在七成左右。以2400萬房屋計算,貸款七成約1680萬元,自備款需要準備720萬元,這樣的財務結構在銀行眼中才是相對穩健的選擇。
賣厝阿明點出核心問題:
「很多領現族以為刷臉就能貸款,但銀行要的是白紙黑字的證明。」他建議,未來有類似需求的網友發問時,應該主動提供三項關鍵資訊:現有存款總額、從事行業與年資、以及報稅紀錄。這些才是銀行評估的真正重點。
領現族想要成功核貸,必須跨越三道關卡:
首先,需要提供至少6個月的規律存款紀錄,證明收入穩定性;
其次,要有完整的報稅資料,即使採取擴大書審也勝過完全沒報稅;
最後,資產總額必須能夠說服銀行,借款人有足夠的財務實力應對突發狀況。
銀行最擔心不是借款人收入,而是收入來源的透明度。
「我們寧可借給月入8萬的上班族,也不願借給月入25萬但無法說明來源的領現族。」這種風險趨避的心態,正是領現族購屋的最大障礙。賣厝阿明強調,貸款成數控制在七成不僅能提高核貸成功率,也能為自己保留更多的財務彈性。以月收入25萬元計算,貸款1680萬元、30年期,每月還款金額約6.3萬元,佔收入約25%,這樣的負債比在銀行眼中屬於相對安全的範圍。
M觀點 領現族購屋困境,本質上是「現金流」與「透明度」問題。
在這個數位金融時代,與其堅持現金交易的習慣,不如主動擁抱金融體系的遊戲規則。建立透明的金流紀錄、養成定期存款的習慣、誠實申報所得,這些看似麻煩的步驟,其實才是通往購屋之路的捷徑。特別是要認清現實,將貸款成數設定在七成左右,準備充足的自備款,才能讓購屋夢真正落地實現。畢竟,銀行要借錢給的不是「會賺錢的你」,而是「值得信任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