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明Line帳號

父母幫子女買房,如何避免贈與稅地雷?

父母幫子女買房,如何避免贈與稅地雷? 許多父母為了幫助子女購屋,會提供頭期款或代繳房貸,但這些行為可能被國稅局認定為贈與,需課徵贈與稅。根據統計,頭期款贈與、聯名登記與房貸代繳是最常見的贈與稅地雷。本文將詳細解析這些情境,並提供實用建議與試算案例,幫助您合法節稅,順利完成購屋規劃!   一、頭期款贈與的「資金流程證明」要點   常見情境 父母直接支付頭期款給建商或賣方。 父母將頭期款轉入子女帳戶,再由子女支付。   國稅局查稅重點 資金來源是否明確(如父母帳戶轉出紀錄)。 資金流向是否合理(如支付給建商或賣方)。  ...

2025/03/07 |  144 | 加入最愛 | |

贈與稅懶人包|免稅額、稅率、申報流程一次搞懂!

贈與稅懶人包|免稅額、稅率、申報流程一次搞懂! 贈與稅是資產移轉時常遇到的稅務問題,但許多人對其免稅額、稅率及申報流程一知半解。本文將以最簡單的方式,帶你一次搞懂贈與稅的關鍵知識,包括2024年免稅額244萬元的計算方式、直系親屬與非親屬贈與的差異,以及常見誤區解析,讓你輕鬆掌握贈與稅的核心重點!   1. 贈與稅是什麼? 贈與稅是指當一個人將財產無償移轉給他人時,政府對這筆財產課徵的稅。目的是防止透過贈與方式逃避遺產稅,並調節財富分配。   2. 贈與稅免稅額244萬元如何計算? 免稅額:每年每人有244萬元的贈與稅免稅額。也就是說,如果你在一...

2025/03/07 |  119 | 加入最愛 | |

張惠山 中和站開發案招商中,雙北生活圈再升級

捷運萬大線2027年完工!中和站開發案招商中,雙北生活圈再升級 捷運萬大線第一期工程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預計2027年完工通車。這條路線從台北市中正紀念堂站出發,貫穿中正區、萬華區,再延伸到新北市的永和、中和、土城區,未來通車後不僅能大幅縮短通勤時間,還能與淡水信義線、松山新店線、環狀線無縫轉乘,進一步提升雙北生活圈的便利性。   群洋國際地產 總經理 張惠山表示,為了最大化捷運沿線的土地開發效益,臺北市捷運局近日舉辦招商說明會,推出兩個開發基地:「中和站捷2」和「連城錦和站捷4」,吸引眾多投資人關注,為區域發展注入新動能。   捷運萬大線進度與效益 ...

2025/03/07 |  87 | 加入最愛 | |

中壢運動公園區段徵收完成!37億土地標售啟動,商業區、住宅區搶手

中壢運動公園區段徵收完成!37億土地標售啟動,商業區、住宅區搶手 中壢運動公園區段徵收工程已於上月完工,桃園市政府地政局隨即宣布將標售該重劃區的抵費地,總共釋出5標10筆土地,包含6筆商業區和4筆住宅區,標售底價近37億元。 其中最受矚目的是第1標的4筆商業區土地,總面積2635坪,標售底價高達29億餘元,每坪公告現值超過110萬元。這片區域不僅有桃園大巨蛋的規劃,還有捷運綠線延伸線的G26站設站,未來發展潛力十足,吸引不少投資人目光。   中壢運動公園區段徵收工程已於上月完工,桃園市政府地政局隨即啟動抵費地標售,總共釋出5標10筆土地,包含6筆商業區和4筆住宅區...

2025/03/07 |  193 | 加入最愛 | |

簡志坤 高雄市都更危老整合發展聯合總會,推動都市更新與危老重建

高雄市都更危老整合發展聯合總會召開會員大會,推動都市更新與危老重建 高雄市都更危老整合發展聯合總會於3月6日舉辦第一屆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高雄市地政局長陳冠福、工務局長楊欽富、大高雄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洪光佐、高雄市不動產代銷公會理事長謝哲耀等各界代表均出席盛會。 該聯合總會自2023年8月25日成立以來,致力於整合公信力平台,推動都市更新與危老重建,加速高雄市老舊建築的改造與再生。   大會由理事長簡志坤主持,並邀請高雄市不動產估價師公會理事長周士淵進行專題演講。簡志坤指出,台灣目前約有904萬戶住宅,其中屋齡50年以上的老屋達101.4萬戶,另有313萬戶屋齡...

2025/03/07 |  96 | 加入最愛 | |

亞灣區商業新地標:好市多全台最大店與東南米樂PLAZA動土,帶動區域發展

亞灣區商業新地標:好市多全台最大店與東南米樂PLAZA動土,帶動區域發展 好市多南高雄店因租約到期,將搬遷至亞灣80期重劃區,新店已於2月12日動土,預計打造全台最大海景首排賣場。與此同時,東南米樂國際在該區投資興建的「東南米樂PLAZA」也於6日動土,規劃12棟2層樓的街邊店面,共計24間品牌商店,預計2026年中完工。兩大商業項目的進駐,讓在地居民對亞灣區的未來發展充滿期待。   東南水泥積極活化亞灣區1.6萬坪土地資產,與旺米樂國際合資成立東南米樂國際共同開發。該基地分為A、B兩區,位於高雄軟體園區南側的成功路與中華路。 好市多新店將進駐A區,打造地上4層樓...

2025/03/07 |  148 | 加入最愛 | |

台北市中心小豪宅熱潮:高單價趨勢下的機會與風險

台北市中心小豪宅熱潮:高單價趨勢下的機會與風險 台北市中心掀起高單價趨勢,不少小豪宅站上每坪200萬元大關,尤其在都更熱區的忠孝復興商圈,近期再次出現交易單價突破200萬元的預售小宅,顯示市中心房產的保值性與增值潛力。   根據最新實價登錄顯示,宏普建設與台灣川普合作推出的「瑞閣」小坪數預售案,最高單價衝到每坪207.77萬元。近年來,台北市如「鑄慕」、「富邦藝庭」、「吾雙」、「耑岫」等預售案,30坪以下的部分戶別最高成交單價都已站上200萬元。其中,忠孝復興、信義安和等捷運站商圈因交通便利、生活機能完善,成為小豪宅聚落的熱門區域。   忠孝復興站周邊已成為...

2025/03/07 |  91 | 加入最愛 | |

代銷龍頭海悅:議價率擴大,房價鬆動中

房市冷靜期來臨?代銷龍頭海悅:議價率擴大,房價鬆動中 代銷龍頭海悅(2348)指出,從今年1月的消費者房貸餘額年增率9.86%來看,創下2024年6月以來新低,且建築貸款餘額連續三個月遞減,顯示國內房市已進入冷靜期。六都部分地區的房價開始鬆動,議價率明顯擴大,反映出市場買氣趨緩。   海悅目前全台在手建案的總銷金額合計約3,300億元,雖然房市進入調整期,但在議價率擴大的情況下,後續代銷建案陸續開案後,有望帶來新的營運動能。然而,受到農曆春節長假海外旅遊熱潮及多次寒流影響,建案來客人數減少,加上買賣雙方對房價共識尚未達成,導致今年2月合併營收為2.28億元,累計前2月合...

2025/03/07 |  94 | 加入最愛 | |

國土計畫法延後上路引爆「搶變潮」:農地變更與違章工廠問題浮上檯面

國土計畫法延後上路引爆「搶變潮」:農地變更與違章工廠問題浮上檯面 原訂於2025年4月底上路的《國土計畫法》,因土地變更難度提高及變更前後的價差誘因,引發民眾與企業搶搭末班車,申請案件爆量甚至一度癱瘓地方政府。雖然立法院已三讀通過將施行日期延後至2031年,但原先因時間壓力而放棄的變更案將重啟申請,加上業者為避免搶搭失敗而提前送件,預計今年初將掀起第一波「搶變潮」。   《國土計畫法》整合了原先相互獨立的《都市計畫法》、《區域計畫法》及《國家公園法》,其管制範圍涵蓋都市、非都市土地及國家公園。其中,非都市土地中的農地受影響最大,因現行農地上存在大量違章工廠,未來國土法上...

2025/03/07 |  90 | 加入最愛 | |

新北市房市冷熱兩極:整體交易量下滑,四大區域房價逆勢上漲

新北市房市冷熱兩極:整體交易量下滑,四大區域房價逆勢上漲 根據新北市第4季預售屋實價登錄資料顯示,該市預售屋交易量較上季大幅減少58.7%,反映出市場整體冷卻的趨勢。然而,儘管市場表現疲弱,部分區域的房價卻逆勢上漲,顯示出新北市房市的區域性差異。   在新北市整體交易量急劇下降的背景下,三重、淡水、鶯歌和板橋四區的房價依然表現強勁。三重區的房價上漲了7.7%,主要集中在捷運站周邊的預售屋,成交單價為每坪93萬元至112萬元。淡水區的交易熱點則集中在淡海新市鎮,預售屋成交單價為每坪36萬元至47萬元;鶯歌區的房價上漲區域集中在鳳七路與龍三路口,單價達48萬元至60萬元;而...

2025/03/07 |  49 | 加入最愛 | |

第一金 2025年房市展望:量縮價穩,區域差異明顯

第一金 2025年房市展望:量縮價穩,區域差異明顯 根據實價登錄資料顯示,今年1、2月房市交易量下降,移轉棟數也減少,顯示市場動能趨緩。第一金控副總經理李淑玲在第一金控法說會上指出,今年房市可能呈現「量縮價穩」或「量縮價微調」的格局,主要原因包括央行持續打擊炒房行為、新青安政策效應減弱,以及房屋營造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   李淑玲表示,去年受新青安政策推動,許多購屋者趁勢進場,導致交屋量達到高 峰。然而,隨著央行緊縮房市政策,炒房行為受到抑制,加上新青安政策申請者多轉為自住需求,使得年底交易量逐漸下滑。今年1、2月的數據也顯示,房市交易量明顯減少,市場進入調整期。...

2025/03/07 |  49 | 加入最愛 | |

老屋翻新新選擇:危老重建 vs. 都市更新,哪個更適合你?

老屋翻新新選擇:危老重建 vs. 都市更新,哪個更適合你? 隨著老舊房屋比例逐年攀升,政府為加速都市更新與提升居住安全,推出了「危老重建」與「都市更新」兩大政策。然而,許多民眾對於這兩種重建方式的差異與適用條件仍感到困惑。 本文將深入解析危老重建與都市更新的優缺點、適用條件及法律問題,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重建方案。   1. 老屋問題現狀: 數據統計: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截至2024年第三季,全台平均屋齡高達33年,30年以上老屋占比超過55%。 安全隱患:老舊房屋因建築技術落後,耐震能力不足,加上缺乏電梯等設施,對高齡化社會的居住需求形成挑戰。 ...

2025/03/07 |  44 | 加入最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