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明Line帳號

《過完戶才說隔壁殯儀館嫌惡設施!想毀約還是再殺價!?》

《過完戶才說隔壁殯儀館嫌惡設施!想毀約還是再殺價!?》

2025/04/24 |  20 | 加入最愛

《過完戶才說隔壁殯儀館嫌惡設施!想毀約還是再殺價!?》

「已經完成過戶才發現隔壁是葬儀社,現在該怎麼辦?」一位網友焦急地詢問。這確實是個棘手的狀況,因為交易流程已經走到最後階段,法律上會產生幾個關鍵爭議點。

 

首先,從法律角度來看,雖然《不動產說明書應記載事項》確實規定仲介應主動調查並告知周邊嫌惡設施,但已完成過戶的事實,可能被解讀為買方已接受現況。畢竟買方也有「合理查驗義務」,如果葬儀社有明顯的營業跡象,像是招牌、花圈或出入車輛,買方要主張「完全不知情」的難度會很高。

 

一位處理過多起類似案例的專家表示:「這類案件的關鍵在於能否證明賣方或仲介『積極隱瞞』。例如刻意遮擋招牌,或是提供不實資訊。如果只是買方自己沒注意,要解約的成功率就很低。」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已完成過戶的情況下,單純因為後悔想解約的風險很大。這也凸顯了買房前實地查看的重要性。

 

比較務實的做法是嘗試「減價協商」。可以請專業估價師評估該設施對房價的影響程度,提出合理的減價要求。例如附近類似物件因葬儀社影響,房價普遍低15%,就可以此為依據協商。

 

房仲業者私下透露:「其實很多這類糾紛最後都是透過部分退款解決。與其花時間打官司,不如務實協商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金額。」但也提醒,若要走協商路線,最好先諮詢律師,確保自身權益。

 

專家建議,預防勝於治療。購房時務必做到:在不同時段多次看房、查詢周邊營業登記資料、要求仲介出具無嫌惡設施保證書。這些雖然麻煩,但能有效避免後續糾紛。這起案例啟示:房屋買賣是重大交易,每個環節都要謹慎。即便透過仲介,自己也要做好盡職調查,畢竟最後承擔風險的是買方自己。圖/google map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