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屋黑市大揭密!三成房東遭補稅背後真相
租屋黑市大揭密!三成房東遭補稅背後真相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當全台87.6萬租屋家戶在都會區尋找安身立命之處時,一個驚人的數字正在國稅局的檔案室裡悄然浮現——每三位被查核的房東中,就有一位需要補繳稅款。這不僅是數字遊戲,更是一場牽動百萬人居住權益的稅務攻防戰,而這場戰爭正在中南台灣激烈上演。
立法院預算中心最新報告揭開租屋市場的深層矛盾。財政部近五年查核資料顯示,租賃所得稅申報案件的補稅比率穩居26.84%至29%之間,意味著近三成受查房東存在逃漏稅事實。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中台灣與南台灣成為漏稅重災區,中區國稅局補稅比率高達35%,高雄與南區國稅局也超過33%,遠高於台北國稅局的24.68%。
這片稅務黑數的背後,是政策與現實的嚴重脫節。儘管政府積極推動「公益出租人制度」,提供房屋稅、地價稅與綜所稅三項減免優惠,希望鼓勵房東合法申報,但成效始終有限。從數據來看,雖然房屋稅減徵戶數從2019年的7,060戶暴增至2024年的21萬4,345戶,但與同期租金補貼的78萬1,085戶相比,差距不僅未縮小反而持續擴大。
更令人憂心的是,租屋市場的透明度問題正與租金漲勢形成惡性循環。主計總處統計顯示,以2021年為基期的租屋類消費者物價指數,到2025年7月已攀升至108.98,四年漲幅達8.98%。這波租金漲勢在房東面臨補稅壓力下,極可能將稅負成本轉嫁給房客,進一步加重租屋族的負擔。
M觀點:
現行租稅優惠與實際租屋市場嚴重脫鉤,未能有效引導地下經濟浮上檯面;其區域差異反映中南台灣租屋市場更趨向地下化,需要更細緻的管理策略;租金持續上漲將加劇逃稅誘因,形成惡性循環。建議主管機關應思考「輕稅簡政」的改革方向,與其強化查緝,不如建立房東自願申報的誘因機制,同時將租屋市場納入實價登錄體系,讓透明化成為解決問題的起點。畢竟,健全的租屋市場不該是征戰戰場,而應該是房東與房客雙贏的安居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