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聯手掀起建築革命!預鑄工法改寫台灣社宅未來
台日聯手掀起建築革命!預鑄工法改寫台灣社宅未來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當台灣營建業深陷缺工風暴、工程成本節節攀升之際,國家住都中心悄悄飛赴日本,與擁有數十年預鑄技術的大成建設簽下合作意向書。這紙看似普通的MOU,背後承載的卻是台灣營建產業升級的關鍵密碼——引進日本最先進的「第三世代預鑄工法」,將為台灣社會住宅帶來一場從施工方式到品質管理的寧靜革命。
這場台日建築技術的歷史性握手,發生在9月30日的日本參訪行程中。國家住都中心董事長花敬群與大成建設國際事業本部長菅原達也共同簽署合作意向書,宣布將在日本成熟經驗基礎上,共同推動預鑄工法在台灣社會住宅的應用。對正面臨營造業空缺人數達1.78萬、工程成本較兩年半前上漲約1.86%的台灣而言,這項合作無疑是一場及時雨。
預鑄工法之所以被寄予厚望,關鍵在於其「工廠化生產、品質穩定、縮短工期、減少人力依賴」的四大優勢。這種將建築物組件在工廠預先製造、再到現場組裝的工法,能有效解決台灣營建人力結構轉型的痛點。根據專業分析,模組化建築相比傳統施工方式,更能縮短30%至50%的工期,同時減少超過30%的施工廢料,這對講求效率與環保的現代社會無疑是一大突破。
國家住都中心早已預見這股趨勢,迄今已推動「萬華安居」、「中雅安居」等4案社會住宅採用預鑄工法。而大成建設帶來的「第三世代預鑄工法」技術,更展現了日本在施工效率與品質控制方面的先進成果。這種技術升級不僅關乎建築速度,更意味著未來台灣社會住宅將能實現更高標準的居住品質。
這項合作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其戰略布局。雙方未來合作範圍不僅限於技術引進,更將擴及設計準則研議、施工經驗共享與專業人才培訓等多個層面。這種全方位合作模式,顯示台灣正有系統地引進日本數十年積累的預鑄建築知識體系,而非僅是單點技術轉移。
M觀點:
預鑄工法將成為台灣突破營建困境的破口,推動產業朝向「工業化、模組化、永續化」轉型;社會住宅作為技術練兵場域的策略逐漸清晰,未來可望擴散至整個營建產業;國際合作模式從過去的技術購買升級為共同開發,更能契合台灣實際需求。建議政府應把握此契機,同步進行法規調適與人才培育,讓預鑄工法能在台灣紮根成長。畢竟,建築產業的升級不只是技術革新,更是實現居住正義與城市永續發展的關鍵拼圖。當台灣的社會住宅工地開始響起模組化組裝的聲響,我們聽見的正是建築革命來臨的腳步聲。圖/googl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