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仲沒說的陷阱!車位灌進坪數「單價立馬降3萬」 首購族慘當盤子
房仲沒說的陷阱!車位灌進坪數「單價立馬降3萬」 首購族慘當盤子
1200萬房價驚人真相:40坪主建物+5坪車位,這樣算每坪價差竟達3.3萬
近期一位網友在社群上提問:「最近看一間房子,有一個車位,網路上有的仲介把房屋坪數跟車位分開算,有的則沒有。到底是分開算才是真正的房屋單坪價錢,還是不分開算才合理?我要相信哪個才對?」這個問題反映出台灣房市中常見的「單坪價格混亂」現象,也讓許多首購族困惑不已。
車位灌坪數的價格魔術
專家分析指出,房屋單價的計算方式,其實依房屋類型、登記坪數以及銷售習慣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而言,建物登記面積分為「主建物坪數」、「附屬建物坪數」及「車位坪數」。如果房仲將車位坪數加進總坪數,單坪價就會相對降低;如果單純以房屋主建物計算,單坪價則會較高。
驚人價差實例計算
以一個例子說明:
假設房屋總價1,200萬元,主建物40坪、車位5坪。
若單坪價計算包含車位:1,200萬 ÷ 45坪 ≈ 26.7萬元/坪
若只算主建物坪數**:1,200萬 ÷ 40坪 ≈ 30萬元/坪
可見,是否把車位算進單價,會讓每坪價差達3.3萬元,嚴重影響首購族對價格的直觀判斷。
合理計算方式取決於購屋目的
因此,「合理」的單坪價計算方式,其實取決於購屋目的。
如果是用來與同類型房屋做比較,通常建議以「**只算主建物坪數**」的方式,這樣才能公平比對每坪居住空間的價格;如果是想了解整體購屋成本,包括車位、公共設施等,則可以參考「含車位坪數」的單價。關鍵是看資訊是否透明,仲介是否清楚標註車位是否包含在總坪數中,以及購屋人是否理解單坪價的計算基準。
首購族避坑指南
專家提醒,首購族在看房、議價時,除了注意單坪價計算方式,也要關注車位、公共設施及管理費等額外成本。車位價值在不同區域差異大,有些車位價高甚至超過主建物單價的比例,因此若車位算進單價,購屋人容易低估主建物成本,造成誤判。購屋時應要求仲介清楚標註主建物坪數與附屬坪數、車位價格,才能做出精準比較與合理議價。
單坪價格計算比較表
賣厝阿明觀點
房屋單坪價不是單純數字,而是購屋資訊透明度的體現。分開算或不分開算各有意義,核心在於理解計算方式與對比基準。首購族若以居住坪數為主要考量,單純算主建物坪數才方便比價;若想了解總支出、整體資產價值,也可以參考含車位的單坪價。關鍵是要掌握完整資訊,理性評估,不被單坪數字迷惑。房市中任何數字都需結合生活需求與財務能力理解,單價只是參考,購屋決策還是應該以自身承受能力、居住便利性與生活品質為主。清楚區分主建物與車位,才能避免購屋後「價高但空間小」的心理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