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
貸款
房仲
社宅
修繕
Line
數字背後的真相:台股站上兩萬七千點,但你的財富真的跟著漲了嗎?
日盈社宅

數字背後的真相:台股站上兩萬七千點,但你的財富真的跟著漲了嗎?

2025/10/04 |  23 | 加入最愛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當台股加權指數衝上兩萬七千點歷史高位,市場一片歡騰,卻有另一個冷靜的現實正被掩蓋,扣除電子與金融股的「未金電指數」已從高點下跌超過2600點。這個看似專業的指標,反而更貼近多數台灣人的投資現況。當全球供應鏈重組與政策風險加速電子業波動時,這場資本市場的狂歡,與普通民眾的財富增長之間,存在著明顯落差。

 

翻開歷史資料,20152月未金電指數為11689點,十年後僅升至13431點,累積漲幅約15%。同期間,加權指數卻從萬點一路飆升至兩萬七千點,數字背離程度驚人。更值得注意的是,未金電指數曾在2024年創下16043點高點,隨後逆勢下跌2612點,凸顯台股榮景背後的結構性風險。

這種背離反映出台灣經濟過度集中於電子產業。當AI與半導體產業推動台積電等電子股狂飆時,傳統產業如水泥、塑膠、紡織、食品、機電與營建等企業卻在景氣寒風中掙扎。對未持有電子股的投資人而言,這場市場盛宴不僅看得到、吃不到,甚至可能因資金排擠效應而面臨資產縮水。

分析師指出,未金電指數正是多數台灣股民長期持有的標的,當指數自高點回落超過16%,意味著大部分傳產股投資者的資產正持續縮水。與新聞標題上光鮮的兩萬七千點形成鮮明對比,也提醒投資者「眼睛要向內看」,而不是盯著大盤。

 

全球政策面也增加不確定性。川普政府鼓勵製造業回流、重組供應鏈,動搖了台灣電子產業基礎。短期內龍頭企業仍具競爭力,但長期而言,台灣在全球電子供應鏈的核心地位正受到挑戰。資本市場榮景或許只是泡沫,真正的經濟韌性仍待檢驗。

 

這種結構性落差對房市同樣具有深遠影響。當媒體報導台股創新高,部分民眾容易以為全民財富同步增加,進而在房市過度樂觀。然而,未金電指數的疲軟,更真實地反映了傳產與內需型產業從業者的財務狀況。金融專家提醒,房價可能因電子新貴推升而偏離基本面,而收入停滯的傳產族群則承受購屋壓力,形成「一個台灣,兩個世界」的現象。

 

M觀點:

未金電指數的警訊提醒我們,觀察經濟數據不能只看表面。當媒體聚焦加權指數,投資人更應關注與自身財富直接相關的指標。在電子業獨強、傳統產業疲軟的結構下,多數台灣人的實質財富增長遠不如表面光鮮。

 

面對房市決策,與其追隨新聞頭條,不如冷靜評估自身產業發展與收入穩定性。全球供應鏈重組才剛開始,台灣經濟轉型陣痛可能持續更久。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量力而行」不是保守,而是智慧。房貸支出控制在安全範圍內,比追逐短期增值更能確保長期安穩——真正的財富自由,是即便市場波動,仍能安心入睡。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