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仲委託要影印身分證?」專家警告:無法律依據 恐涉個資法問題
房仲委託要影印身分證?」專家警告:無法律依據 恐涉個資法問題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隨著房市交易量回溫,許多仲介公司積極拓展業務,但卻出現新的爭議。一位民眾在網路上分享自身經驗,指出房仲人員在談委託時,要求影印身分證正反面,並強調這是「行業新規」與「隱匿作業」的一部分。這樣的要求讓他相當困惑,也擔心自己的個資在不必要的程序中遭到外流。
民眾表示,當時房仲語氣強調「現在很多仲介公司都這樣做,甚至大舉宣傳」,彷彿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流程。
然而對他來說,影印身分證正反面意味著將更多個人隱私資料交付出去,包括身分證字號、住址、生日等敏感資訊,一旦外洩,後果難以想像。他不禁懷疑:這樣的要求是否合理?難道買賣委託真的需要提供到如此完整的身分證影本嗎?
依《個人資料保護法》及不動產仲介相關規範,仲介在簽訂委託契約時,確實需要確認當事人身分,以避免冒名委託、偽造文書等爭議。然而,確認身分並不等於必須全面收集、影印正反面影本。多數情況下,只要查驗身分證並記錄必要資訊即可,是否一定要留存影本,實務上仍存在爭議。
賣厝阿明認為,房仲不應該片面要求屋主提供身分證影本,業者若因內部管理或防制糾紛需要影印證件,必須提出總部相關要求規範,在蒐集前清楚告知用途與保存方式,並取得當事人同意。
若未充分告知,就強行收取影本,恐怕涉及不當蒐集個資的疑慮。此外,仲介公司也有義務建立安全管理機制,確保影本不被濫用或外流,否則一旦發生資安事故,業者可能需承擔賠償責任。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民眾擔憂並非無的放矢。
近年個資外洩事件頻傳,信用卡盜刷、詐騙電話氾濫,許多案例都與不當流出的身分證影本有關。當租售雙方只是單純委託或接洽,若仲介業者要求過度的個資留存,的確容易造成租售方的不安與抗拒,也會影響整體房仲產業的信任度。房地產市場交易金額動輒數百萬乃至上千萬,確實需要有完善的身分認證程序,來確保合約與交易的合法性。
這起事件反映出一般人對於個資保護的高度關切。
房仲公司雖然有責任進行身分確認,但在執行過程中更需要兼顧民眾的隱私權,才能避免讓「資訊查核」演變成「疑慮來源」。未來若業者能更清楚告知、採取安全措施,民眾也能更放心地與房仲合作,共同維護一個安全透明的交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