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
貸款
房仲
社宅
修繕
Line
「才住兩個月,樓下鄰居就來敲門…」 新手屋主遇漏水窘境 十幾萬修繕費該誰買單?
日盈社宅

「才住兩個月,樓下鄰居就來敲門…」 新手屋主遇漏水窘境 十幾萬修繕費該誰買單?

2025/09/25 |  11 | 加入最愛

「才住兩個月,樓下鄰居就來敲門…」 新手屋主遇漏水窘境 十幾萬修繕費該誰買單?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今年四月剛交屋,入住沒多久,樓下就反映有漏水問題。」一位新屋主在網路分享自己的困境,引起不少討論。他表示,這間房子在交屋前從未有人入住,他僅僅進行了油漆、添購家電與家具等軟裝布置,便直接入住。然而入住約兩個月後,樓下鄰居傳來噩耗:天花板滲水,經過檢查後,才發現是衛浴防水層失效所致。

屋主隨即聯繫前任屋主,對方表示已經詢問過廠商,修繕費用大約八萬元,但新屋主上網查詢後,發現市場行情普遍高於此數字,全面重做防水層可能需要十五萬元甚至更多。他便陷入兩難:究竟應該讓前屋主自行找人處理,並要求其持續負責後續可能再度發生的漏水,還是乾脆自己出面,要求前屋主補貼十五萬元,由他找信任的師傅徹底解決問題,並一次性了結雙方責任?

對於這樣的案例,房產專家指出,首先要釐清「瑕疵擔保責任」。

依據《民法》第354條規定,出賣人對於買賣物存在「交付時即已存在的瑕疵」,應負擔保責任。換言之,如果漏水問題在交屋前即已存在,即使前屋主本人不知情,仍有義務修繕或賠償。通常這類情況被認定為「隱藏性瑕疵」,屬於買方可以主張的權利。

然而在實務上,處理上卻存在不同風險。

若是由前屋主自行找人修繕,買方可能擔心對方找的師傅「做便宜工」,導致後續仍然出現漏水問題,修補責任一拖再拖,最終反而延誤問題解決。而如果買方堅持自行找信任的師傅,雖然能確保施工品質,但談判的重點就在於補貼金額是否合理。八萬元或十五萬元,往往就成為爭議的核心。

仲介業者則提醒,這種爭議並不少見,尤其是中古屋買賣,漏水、壁癌、管線老化等隱性問題,常常在入住後才浮現。建議買方在簽約時,應盡量要求「屋況保證條款」,例如「交屋後三個月內若發現漏水,由賣方負責處理」等,才不至於落入事後爭執。此外,買方也可以透過第三方專業估價,例如抓漏公司開立正式報價單,讓雙方有一個客觀的金額依據,而不是僅靠「網路查行情」或「賣方隨口報價」。

專家進一步補充,如果雙方無法達成共識,買方可依法提出「瑕疵擔保請求權」,要求減少價金或解除契約,甚至透過法律途徑解決。不過,走上訴訟程序耗時耗力,且房子已經入住,多數情況下,雙方傾向以協商補貼方式處理。

總體而言,這起案例顯示了購屋風險並非止於「交屋那一刻」。

買方應更謹慎進行屋況檢查,也應在契約中明訂保障條款,以免入住後陷入與賣方僵持的困境。對於當事人來說,最務實的作法,或許是取得正式報價後,再與前屋主談判一個合理的補貼金額,並簽署「後續不再追究」的書面協議。如此一來,不僅問題能徹底解決,也能避免後續責任不清,讓原本的「夢想新家」成為「漏水惡夢」。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