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
貸款
房仲
社宅
修繕
Line
「買賣附買回=高利貸陷阱?」債務屋主控訴:簽約後才知「買回價多3成」,根本還不起!
日盈社宅

「買賣附買回=高利貸陷阱?」債務屋主控訴:簽約後才知「買回價多3成」,根本還不起!

2025/08/17 |  127 | 加入最愛

「買賣附買回」藏陷阱!屋主泣訴:買回價暴增30% 房子就這樣沒了
「簽約時說得好聽,說隨時可以買回來,結果現在要買回卻要多付3成價金,我怎麼可能拿得出來!」一位透過「買賣附買回」方式周轉資金的屋主無奈地表示。近來房產市場出現一種特殊的交易模式,表面上幫助屋主解決資金需求,實際上卻隱藏著驚人的買回條件,讓不少屋主陷入更深的財務困境。

 

這種被業者包裝成「友善融資」的買賣附買回契約,本質上是一種特殊的買賣安排。
根據一般融資業者通常會與原屋主協議,原屋主可以在最長五年內,以返還價金及必要費用的方式買回房產。然而問題在於,許多業者在簽約時並未充分告知所有細節,特別是買回價格往往遠高於原售價,再加上隱藏的手續費、利息和違約金,讓原本就處於財務困難的屋主雪上加霜。

 

更令人擔憂的是,一旦簽訂契約,房屋所有權就立即轉移給買方。
如果買方在這期間將房屋轉售給第三方,或者設定了抵押權,即使原屋主籌到錢想要買回,也可能面臨無法執行的困境。這種情況下,屋主不僅失去了房子,還可能因為無法買回而違約,進一步陷入法律糾紛。

從消費者保護角度來看,業者如果沒有充分揭露所有條款,特別是買回價格的計算方式和可能增加的費用,很可能違反消費者保護法中關於資訊透明化的規定。公平交易法也禁止利用資訊不對等來設定顯失公平的條件,這些都是消費者可以主張的權利。

 

為了幫助消費者識別這類交易的風險,以下是買賣附買回與一般房貸的主要差異對比:

對於正面臨債務壓力的屋主來說,與其選擇這種高風險的買賣附買回方式,不如先尋求銀行債務協商、整合負債,或是其他合法融資管道。雖然過程可能較為繁瑣,但至少不會讓自己陷入失去房產的風險中。

 

賣厝阿明觀點:
買賣附買回這種交易模式,根本是「現代版典當契約」的變形。業者看準了屋主急需用錢又無處貸款的困境,用看似友善的方案吸引簽約,實際上卻設置了極不合理的買回條件。這種做法雖然在法律形式上站得住腳,但在道德上完全說不過去。

要避免落入這種陷阱,屋主必須謹記三個原則:
第一是「透明化」,要求業者白紙黑字寫清楚所有費用和買回價格計算方式;
第二是「專業諮詢」,簽約前一定要找可信賴的律師或地政士審閱契約;
第三是「比較評估」,不要因為急用錢就倉促決定,應該多比較其他融資方案的優劣。

政府主管機關也應該正視這個問題,加強對這類交易的監督管理,要求業者必須充分告知風險,並設定合理的買回條件規範。畢竟,保護消費者權益不僅是個人的責任,更是政府應該提供的保障。與其冒險選擇買賣附買回,不如透過銀行協商或其他合法管道解決資金需求,才能真正保住自己的家。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