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創舉!用『容積換防洪』解鎖6.8公頃土地 建商、地主搶破頭
桃園創舉!用『容積換防洪』解鎖6.8公頃土地 建商、地主搶破頭
桃園市政府水務局近日宣布啟動「老街溪大園區河川區域容積移轉實施計畫」,這項創新政策將為老街溪防洪整治工程開闢新徑。該計畫涵蓋大園區心園橋至老街溪橋約1.4公里的河段,橫跨6個地段、總面積達6.8公頃,透過容積移轉機制,既可保障地主權益,又能減輕政府財政負擔,實現都市發展與防洪安全的雙重目標。
容積移轉開創治水新思維
這項計畫依據水利法第82條與都市計畫容積移轉實施辦法制定,允許位於河川區域內受限制使用的私有土地,將容積移轉至大園都市計畫範圍內其他可建築用地。水務局表示,此舉不僅能保障受限制地主的財產權益,更可大幅減少政府協議價購或徵收土地所需的高額費用,讓有限的公共資源能更有效運用於實際防洪工程建設。
計畫實施範圍內的老街溪段,長期面臨防洪安全與都市發展的雙重挑戰。傳統做法往往需要政府編列龐大預算進行土地徵收,不僅程序冗長,也常引發地主抗爭。這次採用的容積移轉機制,提供地主另一種選擇,讓受限土地仍能創造經濟價值,同時確保防洪工程順利推進,可謂一舉數得。
公私協力促進區域發展
這項計畫的實施將為大園都市計畫區帶來新的發展動能。地主可透過容積移轉獲得合理補償,而接受容積移入的區域則能提升開發強度,帶動周邊發展。水務局特別呼籲有意辦理容積移轉的民眾,可至官方網站「容積移轉專區」查詢詳細資訊,或掃描QR碼直接連結相關頁面,了解具體申請程序與資格條件。
從長遠來看,這項計畫不僅解決當前的防洪需求,更為桃園市的都市治理樹立創新典範。透過靈活的容積調配機制,在保障公共安全的前提下,兼顧私有財產權益與都市發展需求,展現政府治理的彈性與智慧。此案若能順利推動,未來可望成為其他河川治理工程的參考模式,讓公共建設與私有權益找到最佳平衡點。圖 / 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