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泰大直災後重建達共識 25戶受災戶全數同意合建方案
基泰大直災後重建達共識 25戶受災戶全數同意合建方案
去年9月震驚社會的大直民宅坍塌事件出現重大進展。歷經一年半的協商,25戶受災戶全數同意與基泰建設合建,採「室內1坪換1坪」加車位的補償方案,並已正式向台北市政府申請報核都更程序。這起被視為「最棘手災後重建案」的事件,終於邁入實質重建階段。
時間回到2023年9月7日,基泰建設位於大直的新建案「基泰大直」因施工不當,導致鄰近一棟5層樓公寓傾斜坍塌,整棟建築瞬間夷為平地,25戶居民被迫緊急撤離。事發後基泰建設雖立即召開記者會道歉,但當時提出的「1坪換0.7坪」整合條件引發爭議,被質疑趁火打劫。
在社會輿論壓力下,基泰建設改提出「室內1坪換1坪」加車位的補償方案。受災戶自救會代表洪逸展表示,經多方評估後,多數住戶認為這是當前最優選擇。除坪數補償外,基泰還將提供每坪1600元的租金補貼,直至新屋完工,以平均每戶27坪計算,每月約可獲得4.3萬元補助。
台北市更新處證實,該都更案基地面積約500坪,實施者已於今年1月20日申請報核,同意比例達100%,目前正進行補正程序。更新處主秘謝明同表示,市府將加速審查,協助受災戶盡早重返家園。
不過,和解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洪逸展透露,目前仍有3戶在個別條件上與建設公司協商,其餘22戶已達成全面和解。至於原「基泰大直」預售屋買家,基泰發言人紀鈞舜表示,多數已解約,僅剩少數客戶仍在溝通中。
這起事件也引發社會對都更安全的關注。北市府強調,未來將加強建案鄰房安全監測,並修訂相關法規,避免類似事件重演。都更學會理事長指出,此案的特殊性在於災後重建與都更整合同步進行,其處理模式可作為未來類似案件的參考。
隨著都更程序啟動,受災戶預計最快3年後可搬回新家。這場意外雖造成居民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但在政府、企業與社區的共同努力下,終將寫下都市更新與災後重建的成功案例。圖/googl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