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計 $ 0
- 運費 $ 0
- 總計 $ 0
「60萬單價社區沒人買!現在進場是撿便宜還是當韭菜?」房市專家揭密關鍵訊號
「60萬單價社區沒人買!現在進場是撿便宜還是當韭菜?」房市專家揭密關鍵訊號
最近有民眾發現,自己關注的大型社區平均成交價停在60萬左右,但詭異的是,已經好幾個月沒有成交紀錄。委售物件高掛等買家,甚至出現創新低價的案子,卻還是乏人問津。這樣的情況讓不少觀望中的買家心癢難耐:「現在進場到底是超前部署撿便宜?還是傻傻接下墜的刀子?」
■社區交易急凍背後藏玄機
房仲業者透露,這種「有行無市」的狀況通常有三大可能。
第一種是整體市場冷卻,像是遇到政策打房或升息循環,周邊建案一起躺平就不必太擔心。
但如果是社區本身有「硬傷」就麻煩了,像是管理費高得嚇人、屋齡老舊卻沒有都更希望,或是附近有嫌惡設施,都會讓買家直接跳過。
更可怕的是第三種狀況:投資客正在倒貨。如果社區前幾年有大量投資客進駐,現在可能正在緩慢出清,價格看似便宜但可能還沒落底。
■四大關鍵訊號教你辨別真假底部
想要判斷現在是不是進場好時機,得先看委售物件掛了多久。如果多數案子都掛超過半年還賣不掉,甚至不斷降價求售,代表買方市場當道,價格可能還有下探空間。再來要仔細檢查那些創新低價的案子,是真的「破盤價」還是「假摔」。如果開價58萬但實價登錄顯示最近成交都在60萬,代表這個價格市場根本不埋單。
周邊行情也是重要指標。如果同區域新案開價70萬,這個中古社區60萬就算合理;但要是新案只賣65萬,中古屋可能還得再降。另外別忘了算算租金報酬率,如果還能維持在2.5%以上,至少表示還有自住客或包租公願意接手。
■進場前必做的三件事
資深投資客分享實戰心法,
第一步要先摸清社區底細。像是調閱歷史開價紀錄,看看賣方是不是愈掛愈低;再問問管理室空屋率,如果超過三成很可能都是投資客在撐,價格修正還沒結束。第二步要大膽試探,如果賣方開價60萬,不妨從54萬開始出價,測試屋主底線。
最後一定要設定「安全邊際」,自住客最好等到價格比周邊新案低兩成以上,投資客則要確保租金報酬率超過3%,未來還有增值題材。
房市專家提醒,如果是自住需求,看到價格已經低於區域行情就可以開始議價;但要是打算投資,建議再觀察3到6個月,確認沒有更低的成交價出現再出手。畢竟在房市寒冬裡,現金為王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