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商堅持過戶即撥款怎麼辦?專家教戰三招反制:不靠尾款也能守住修繕權益
建商堅持過戶即撥款怎麼辦?專家教戰三招反制:不靠尾款也能守住修繕權益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以為買新成屋就能安心交屋?當建商拒絕保留尾款、堅持過戶即撥款,再好的建商口碑都可能隱藏交屋危機。
「建商堅持要完成過戶就全額撥款,不肯保留5%尾款等複驗完成,這樣合理嗎?」一位購屋小白的求助文,道出許多新成屋買家的共同焦虑。標榜風評良好的宜蘭建商,蓋的幾期都獲好評,卻在交屋環節展現強硬態度,讓準屋主陷入兩難——是要放棄夢想屋,還是冒險接受不公平的交屋條件?
新成屋交屋的灰色地帶:現況交屋不等於放棄權益
在法律上,新成屋與預售屋的交屋標準確實存在差異。預售屋適用《預售屋買賣契約書範本》規定,明訂可保留尾款待複驗完成後撥付;但新成屋交易常被建商歸類為「成屋買賣」,主張依現況交屋。然而,這不表示消費者就應該全盤接受。
專業律師指出,無論新成屋或預售屋,建商都負有瑕疵擔保責任。所謂「現況交屋」僅代表房屋現有狀態的確認,並不免除建商對隱藏瑕疵的修繕義務。實務上,許多負責任的建商即使銷售新成屋,也會同意買方進行詳細驗收並保留部分款項作為保障。
宜蘭這家建商雖然風評良好,但堅持拒絕保留尾款的態度,可能反映其內部資金調度壓力,或是對自身施工品質極具信心。不過對消費者而言,缺乏談判籌碼總是令人不安的訊號。
談判策略:如何與建商協商交屋條件
面對建商的強勢態度,購屋族仍可採取幾項具體策略保護自身權益。首先,要求建商提供書面的瑕疵修繕保證書,明確列出各項設備的保固期限與處理流程。雖然這不如保留尾款有力度,但至少建立書面承諾。
其次,進行交屋驗收時,應邀請第三方專業驗屋公司陪同,並全程錄影存證。所有發現的瑕疵都應詳細記錄在交屋單上,由雙方簽名確認。這份文件將成為未來要求修繕的重要依據。
最後,可嘗試與建商協商折衷方案,例如保留較小比例(如2-3%)的尾款,或將尾款交由第三方信託保管,待複驗完成後再撥付。即使建商不接受保留尾款,也可能同意其他形式的保障措施。
法律保障:認識你的權利與救濟途徑
根據《民法》第354條規定,物之出賣人負有瑕疵擔保責任。新成屋若有漏水、結構缺陷或設備功能異常等問題,建商必須負責修復。即使已完成交屋撥款,買方在發現瑕疵後仍可依法主張權利。
具體而言,交屋後發現的瑕疵可區分為兩類:一是明顯可見的瑕疵,應於交屋時立即記載;二是交屋後才逐漸顯現的隱藏瑕疵,通常有5年請求權時效。重點在於保存所有溝通記錄與證據,包括照片、視頻和書面往來文件。
若建商拒絕履行修繕義務,可先向各縣市消保官申請調解,如調解不成則可提起民事訴訟。不過這些程序耗時費力,這也是為什麼在交屋前爭取更有利條件如此重要。
業界觀點:好建商不該畏懼合理驗收要求
一位不願具名的建商主管透露,真正重視品質與信譽的建設公司,通常不會拒絕合理的驗收要求。「我們公司甚至主動建議客戶聘請驗屋公司,發現問題立即改善,這才是長久經營之道。」
他分析,急於要求全額撥款的建商,可能有幾種情況:
一是面臨財務壓力需要現金週轉;
二是對特定項目(如公共設施)的完工沒有把握;
三是公司政策傾向強勢面對客戶。
消費者可以透過查詢建商過往案例、與已購戶交流等方式,了解該建商的一貫作風。
如果多數已購戶表示交屋後修繕服務良好,或許可以稍微安心;但若有多起糾紛紀錄,就應慎重考慮是否繼續交易。
交屋是購屋過程的最後一哩路,也是最容易產生糾紛的環節。
與其事後補救,不如在交屋前堅守立場。好的建商不會因合理監督而卻步,真正的品質經得起驗收考驗。消費者的謹慎不是刁難,而是對自身權益的基本維護,也是促進產業進步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