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房一次就被收2%服務費?」591平台降價屋爆爭議,專家籲政府嚴查仲介話術!
「看房一次就被收2%服務費?」591平台降價屋爆爭議,專家籲政府嚴查仲介話術!
近期有消費者於591平台發現一間原價1000萬元的房屋標示降價至850萬元,並與房仲接觸後得知,若以850萬元成交,房仲收取1%服務費;但若想低於850萬元議價,則需支付2%服務費。消費者僅看過一次房,對此收費方式感到疑惑,認為是否合理並詢問是否有人遭遇類似狀況。
從消費者角度來看,房仲服務費的合理性與透明度是關鍵。依據《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第20條規定,經紀業者應以書面契約載明服務內容與報酬方式,並事先告知交易雙方。內政部也公告過「不動產說明書與委託契約書範本」,明訂佣金或服務費率應由雙方協商,並無硬性法定上限。實務上,買方常見約 1%,賣方約 2%,但最重要的是必須在簽約前明確揭露並雙方同意。
若房仲採「成交價不同、收費比例不同」的方式,只要事前以契約清楚載明,並不當然違法。但若房仲在未揭露或未經消費者同意情況下臨時提高收費,就可能涉及《消費者保護法》或《公平交易法》上的不公平交易行為。尤其若房仲利用此收費設計,變相限制消費者的議價自由,則值得消費者提高警覺。
因此,消費者在委託看屋或簽訂仲介契約前,應要求房仲以書面明確列出:服務費比例、計算方式及付款時點。若遭遇不合理收費或有被迫簽約的情況,建議保留證據,並可向地方政府主管機關、消保中心或公平交易委員會申訴,尋求法律協助。
總結而言,房仲收費標準必須建立在 透明、事前揭露、雙方同意 的基礎上。消費者有權利知悉並選擇合理的收費模式,不應受到不公平條件的限制。面對房市交易,謹慎審閱契約條款,才能保障自身權益不被侵害。未來政府與監管單位也應持續加強監督,確保房仲市場的公平與透明,建立消費者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