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道上方戶別便宜幾十萬,該撿便宜嗎?看看結構技師怎麼說
車道上方戶別便宜幾十萬,該撿便宜嗎?看看結構技師怎麼說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請問大樓車道上方的樓層,建築強度會比較差嗎?一位網友的簡單提問,背後隱藏的是對房屋結構安全的深層擔憂。當建案銷售時,車道上方的戶別往往是最後才賣掉的,甚至需要降價求售,這是否暗示著什麼潛在問題?
根據結構技師透露,車道上方樓層確實需要特別設計,但「結構強度不足」與「居住品質不佳」才是真正的關鍵差異。
「建築強度」問題,結構技師這樣分析:
根據建築技術規則,車道開口處必須加強結構設計,通常會採用加強梁或結構轉換層來補強,因此理論上強度不會比較差。台灣經過921地震後,建築法規更加嚴格,正常情況下車道上方樓層的結構安全是合格的。問題往往出在施工細節,如鋼筋綁紮是否確實、混凝土澆置是否密實等,這些才是影響結構安全的真正關鍵。
資深結構技師坦言:「與其擔心車道上方樓層,不如關心建商的施工品質和信譽。」
車道上方樓層確實有幾個明顯缺點:
振動與噪音:車輛進出產生的振動和噪音直接傳遞到上方樓層,特別是夜深人靜時更明顯。
天花板高度:為了結構補強,車道上方樓層的梁往往較深,可能影響天花板高度和室內空間感。
轉手難度:市場對這類戶別接受度較低,未來轉手時可能需要更長時間或更低價格。
心理因素:即使結構安全無虞,多數人對車道上方的樓層還是有心理陰影。
在銷售話術中,建商通常會這樣包裝:
價格優勢:車道上方的樓層通常便宜5-15%,成為預算有限購屋者的選擇。
強調補強:會強調結構如何特別加強,卻輕描淡寫寫生活品質的影響。
視野優勢:如果車道位於低樓層,會強調中高樓層的視野不受影響。
業內人士透露:「同一建案中,車道上方戶別很多都拿來當廣告戶或等到交屋前以優惠價出清。
如果你考慮購買車道上方樓層,專家建議檢查:
結構補強設計:要求建商提供結構計算書,確認車道開口處的補強設計。
實地感受:選擇不同時段實地感受,特別在車輛進出頻繁的上下班時間。
樓板厚度:詢問車道上方的樓板是否加厚,這能有效降低噪音傳遞。
建商信譽:選擇有口碑的建商,避免為了降低成本而偷工減料。
已購戶分享:「我住車道上方樓層,白天還好,但晚上11點後還有車輛進出,真的會影響睡眠品質。」
M觀點:「省下的購屋價差,可能不夠補貼你未來的睡眠品質。」
與其單純考慮價格優勢,不如實地體驗、仔細評估生活品質的影響。記住,沒有不能買的房子,只有不能買的價格,如果價差夠大,且你能接受可能的缺點,車道上方的樓層仍可能是個實惠的選擇。但若對噪音敏感,建議還是多花點錢選擇其他戶別,畢竟房子是要長期居住的,生活品質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