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台外推沒申請? 專家警告:違建問題多,買賣糾紛爆不停 | M傳媒
陽台外推沒申請? 專家警告:違建問題多,買賣糾紛爆不停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陽台外推沒申請,房子會不會賣不掉?」這是許多老屋屋主心中的疑問。近來有網友在論壇發問,表示看上的房子陽台已經外推,但權狀謄本上還是登記為陽台格局,擔心未來買賣會出問題。「賣厝阿明」直接點破:陽台外推就是違建,銷售時必須誠實告知,否則後患無窮。
這位網友的擔憂其實很實際,因為在台灣老舊社區中,陽台外推可說是相當普遍的現象。許多屋主為了增加室內使用空間,會把陽台外推變成客廳或房間的一部分,但大多數人都沒有申請合法變更。
賣厝阿明強調,從法律角度來看,「陽台就是陽台,外推就是違建」。
根據建築法規定,陽台屬於附屬空間,有其特定的建蔽率和容積率計算方式。擅自外推不僅違反建築法規,還會影響房屋的合法登記面積。
最麻煩的是,這種違建在買賣時容易衍生糾紛。
如果賣方沒有誠實告知,買方事後發現,可以主張「物之瑕疵」,要求解除契約或減少價金。實務上就曾有案例,買方入住後才發現前屋主陽台外推,結果被鄰居檢舉,最後不得不花錢拆除恢復原狀。
房仲業者私下透露,帶看這類物件時真的很兩難。
如果明白告知是違建,客戶通常會打退堂鼓;但不說又怕事後被告。因此負責任的房仲會要求屋主簽署切結書,聲明已知悉違建狀況,並同意自行承擔風險。
銀行端對這類物件也比較保守。
如果陽台外推情況嚴重,銀行可能會降低貸款成數,甚至拒絕核貸。畢竟對銀行來說,違建物將來處分時比較困難,自然會提高風險評估。
都更時更是問題重重。
台北市某都更案就曾發生爭議,有住戶陽台外推後要求計入權狀面積,但建商堅持只能按原始登記面積計算,雙方鬧得不可開交,最後還對簿公堂。
面對陽台外推的物件,專家建議買方要特別謹慎。
最好要求賣方提供原始格局圖,確認變更範圍,並在契約中明訂違建責任歸屬。如果是自住需求,也要有心理準備,將來可能面臨被檢舉拆除的風險。畢竟買房是人生大事,與其事後糾紛不斷,不如一開始就選擇合法物件,住起來才能真正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