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一年買房多扛43萬!銀行狠砍老宅貸款 首購族公寓夢碎成「新貧世代」
晚一年買房多扛43萬!銀行狠砍老宅貸款 首購族公寓夢碎成「新貧世代」
「我每年認真存30萬,卻發現離買房夢想越來越遠!」一個首購族的血淚告白,道出台灣年輕世代的共同悲歌。當銀行緊縮老宅貸款成數,過去被視為入場券的老公寓,正成為壓垮購屋夢的最後一根稻草。
【M傳媒 房產中心】根據金融聯徵中心最新統計,今年上半年屋齡30年以上老公寓的平均自備款,從去年的232萬元暴增至275萬元,相當於晚一年買房就得多準備43萬元。這個數字意味著,首購族每月必須額外儲蓄3.5萬元,才能追上銀行緊縮貸款的腳步,但台灣平均月薪才5.5萬元,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
知識傳媒 貸款達人 呂崑富觀察,這波自備款增加的浪潮正在全台蔓延,但衝擊最劇的莫過於台北市購屋族。數據顯示,台北市老公寓平均自備款已達454萬元,較去年同期激增70萬元。
「這個數字足夠在台南買一間全新的兩房公寓,」呂崑富搖頭表示,「但在台北,這只是買老公寓的入場券。」更令人絕望的是,這種自備款增加並非來自房價上漲,而是銀行核貸成數大幅縮水。過去老公寓還能貸到7.5成,現在普遍被壓縮到6.5-7成,等於變相提高購屋門檻。
深入分析六都數據,會發現一個驚人事實:
自備款增加幅度最大的並非房價最高的台北市,而是近年房市火熱的台南市。
今年上半年台南老公寓自備款成數達27.4%,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6.5個百分點,平均自備款金額達135萬元。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台南老公寓的平均鑑價與去年相比僅微幅增加2萬元,但核貸成數卻明顯下滑。「這證明問題的核心不在房價上漲,而在銀行授信政策的轉變,」金融分析師指出,「銀行正在用風險控管的名義,把首購族趕出市場。」
台灣房屋趨勢中心發現關鍵變化:台南市申貸主力年齡層從30-40歲上升至40-50歲,且高財力客群比例減少。這個現象暗示著,年輕世代正逐漸被排除在購屋市場之外。
「我32歲,和太太雙薪月入12萬,原本以為在台南買房不難,現在連800萬的老公寓都買不起,」一位科技工程師無奈表示,「銀行說公寓屋齡太老,只能貸六成。」
這種「年齡歧視」正在全台蔓延,銀行對40歲以下購屋族的審核標準越來越嚴格,即使收入穩定也難逃從嚴審核的命運。
呂崑富分析,老公寓向來被視為首購族的「入門選項」,但現在這個選項正在快速消失。除了自備款門檻提高外,老屋還有後續裝修成本需要考量,這些隱形成本讓整體購屋負擔更加沉重。
「買500萬老公寓,自備款要150萬,裝修還要100萬,等於實際要準備250萬,」裝修業者計算,「這個門檻已經超過很多年輕人的極限。」
更嚴重的是,這種轉變可能重塑整個住宅市場結構。當首購族難以進入老公寓市場,將被迫轉向租金市場,又可能帶動租金上漲,形成買不起也租不起的惡性循環。
銀行業者私下坦言,緊縮老屋貸款確實是不得已的選擇。「地震頻傳、法規更新,老屋的風險確實較高,」銀行授信主管表示,「我們必須為存款人負責。」但這種保守態度可能產生反效果。當老屋市場流動性降低,都更整合難度增加,反而讓都市安全問題更加嚴重。
「銀行應該建立更細緻的評估標準,而不是一刀切地緊縮貸款,」都市更新專家建議,「例如考量結構安全、所在區位、都更潛力等因素。」
一位房仲業者感嘆:「這些房子五年前還很搶手,現在連看的人都少了,因為大家知道貸不到款。」
呂崑富:銀行緊縮老屋貸款正在引發一場寧靜的社會危機
年輕世代被排除在購屋市場外,都市更新陷入停滯,財富差距持續擴大。與其用一刀切的方式緊縮貸款,不如建立更完善的風險評估機制:引進專業的建築安全鑑定、考量區域發展潛力、提供都更整合貸款專案。真正的風險控管不該是逃避風險,而是聰明地管理風險。否則,我們正在用金融穩定之名,犧牲整個世代的居住正義。
知識傳媒 貸款達人 呂崑富
「房屋貸款知識家」平台創辦人/資深貸款顧問
深耕房產與金融領域多年,擅長房貸優化、資產規劃與解決各類貸款難題
知識傳媒 貸款達人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loannews82
==========================
金融菁英徵集令
賣厝阿明 知識+ & 知識傳媒
聯手出擊 攜手號召!!
雙平台合體 廣邀金融菁
不論您來自銀行、壽險、租賃
或任何貸款相關領域
都歡迎填寫表單
留下你的優勢與特色
未來媒合需求時
你將有機會成為第一線推薦人選!
立即填寫表單
https://forms.gle/agoaBxDiEtGwbp8EA
歡迎轉發分享
讓更多優秀承辦被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