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推「友善屋源」標示 打造租屋市場新文化
台北市推「友善屋源」標示 打造租屋市場新文化
台北市政府8月4日正式推出「友善屋源」標示,由市長蔣萬安親自宣布啟動這項創新政策。這項措施號召房東、仲介業者及租屋平台共同響應「五個歡迎」原則,包括歡迎長者、學生、青年、設籍及租金補貼申請者,旨在解決租屋市場長期存在的歧視問題。未來租屋族只要認明這個標示,就能快速辨識友善房東,讓找房過程更有效率且安心。
根據統計,儘管台北市在《經濟學人》2024年全球宜居城市排名中名列第66位,但許多特定族群在租屋時仍面臨諸多困難。蔣萬安指出,長者、學生與青年租屋時常因年齡因素遭拒,或是因申請租金補貼、要求設籍而被房東拒絕,甚至面臨額外加價的情況。地政局長王瑞雲表示,截至今年5月,已有500個房源加入「友善屋源」計畫,其中多數符合五大歡迎條件中的三項以上。
這項政策延續北市府過去與租賃服務業者的合作基礎,進一步透過標示系統提升租屋市場透明度。目前正與崔媽媽基金會洽談合作,計畫結合地政局、社會局及民政局資源推出第二波友善屋源。同時也積極與大型租屋平台協商,擴大友善房源的曝光管道。為強化執行效果,市府特別設計「五個歡迎」關鍵字系統,鼓勵房東在刊登廣告時明確標示,讓租客能更精準篩選合適物件。
蔣萬安強調,「友善屋源」不僅是一項行政措施,更是推動租屋文化變革的重要起點。這項政策期望能成為房東與租客間的溝通橋樑,逐步建立更健康的租賃市場環境。市府呼籲更多房東和業者加入響應,共同解決特定族群租屋難題。民眾可透過台北市政府地政局「友善屋源專區」查詢相關資訊,或直接洽詢地政局取得服務。這項創新作法若能持續推廣,將有助於改善台北市的居住正義,提升城市整體宜居程度。圖/googl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