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明Line帳號

找房仲朋友幫忙買房該給紅包還是付1%?「1300萬收13萬服務費」引爆網友論戰!》

找房仲朋友幫忙買房該給紅包還是付1%?「1300萬收13萬服務費」引爆網友論戰!》

2025/05/12 |  15 | 加入最愛

找房仲朋友幫忙買房該給紅包還是付1%?「1300萬收13萬服務費」引爆網友論戰!》

最近在買房知識家社團熱議一樁「友情價」買房糾紛:一位網友和租了5年的房東談妥以1300萬買下房子,找了房仲朋友協助簽約、履保等流程,沒想到對方竟要收1%服務費(13萬元),讓他傻眼:「不是只是幫忙跑流程嗎?一般不是包個紅包就好?」

 

這篇文一出,立刻引發兩派網友激辯

 

▼「收1%太誇張」

「我去年買房找熟識房仲幫忙,只包8000紅包+請吃飯」

「純跑流程收1%根本盤子,代書費也才2-3萬」

「朋友當仲介最可怕,殺熟不手軟」網友A分享慘痛經驗

 

▼「1%很合理」

「房仲幫你盯履保、處理稅務,1%根本友情價」

「市價買方服務費是1-2%,收1%合乎行情」

「如果後續有糾紛,朋友要負責處理,這錢該付」任職房仲的網友B反擊

 

▍關鍵爭點:到底該給紅包還是照行情?

純跑流程 vs 實質服務

如果只是當「見證人」,業界慣例確實是包6000-12000紅包。但若包含:

協助談判付款條件

處理貸款諮詢

協調交屋糾紛

就可能觸及專業服務範圍

 

「朋友價」潛規則

資深房仲私下透露:「真正的朋友會明講收費方式,要嘛只拿紅包,要嘛直接給折扣。」最怕遇到「假朋友真業務」,用交情掩蓋收費意圖

 

網友教訓

好案例:「我房仲朋友只收0.5%,還幫砍價50萬」

壞案例:「說好紅包結果交屋後要1-2%,朋友直接翻臉」

 

▍你該怎麼做?專家建議3條路

重新協商:表明「原本以為是友情協助」,爭取改付紅包(6000-12000元)

要求明細:請他列出具體服務內容,若只是基礎行政,1%確實偏高

自行接手:若還沒簽約,自己找履約代書(直省1%)

這起事件反映台灣房市最尷尬的現象—當「友情」遇上「專業」,該如何定價?有人認為朋友幫忙就該照行情,也有人堅持「談錢傷感情」。

 

#你的看法是?

「純幫忙就該紅包解決,收1%太誇張」

「專業無價,1%很合理」

「看服務內容決定,不能一概而論」

(留言區吵翻!有人怒噴「這年頭連朋友都坑」,也有人反嗆「不想付錢就自己辦」⋯⋯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