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署助攻社宅政策 逾4萬戶居住正義逐步實現】
【國產署助攻社宅政策 逾4萬戶居住正義逐步實現】
財政部國產署今日公布最新數據,為響應國家社會住宅政策,已累計提供92.3公頃國有土地及204筆建物,相當於可興建4萬1977戶社會住宅。這些資源透過撥用、捐贈、出租及出售等方式,全力支援各級政府推動居住正義。
值得注意的是,國產署目前更預先保留120.49公頃土地及22筆建物作為社宅儲備用地,展現政府持續擴大社會住宅供給的決心。這些土地多位於都市發展核心區,將有效提升社宅的地理便利性。
在活化閒置資產方面,國產署創新推出「國有房地包租」制度,特別將相鄰閒置房屋整合招租,要求包租業者先行修繕再轉租。截至今年4月,已有179戶成功標脫,為租屋市場注入新供給。
國產署署長強調,自2022年起建立完善機制,凡屬住宅區土地在招標設定地上權前,必先徵詢主管機關確認無社宅需求,確保國家土地資源優先滿足居住正義。未來將持續篩選優質房地產辦理包租,並透過參與都更分回房地優先提供社宅使用。
這項政策已逐步展現成效,不僅提供弱勢族群及青年更安穩的居住選擇,也透過多元管道活化國有資產。隨著4萬餘戶社宅陸續到位,可望有效緩解都會區居住壓力,讓「住者適其屋」的理想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