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售屋轉手攻略:親友過戶 vs 直接出售的隱形成本大公開
預售屋轉手攻略:親友過戶 vs 直接出售的隱形成本大公開
最近很多預售屋買家都在問:「房子還沒蓋好就想轉手,到底該便宜賣給親友,還是直接找外人接手?」這兩種做法看似簡單,背後卻藏著不少隱形成本和風險。今天就來幫大家拆解,看看哪種方式更划算。
先搞懂遊戲規則:新舊制差很大
2021年7月是個關鍵時間點,在這之前買的預售屋(舊制),轉讓條件比較寬鬆;之後買的(新制),除非遇到調職、重病等特殊情況,否則基本上不能轉讓。所以如果你是在這之後才簽約的,想轉手可能得先問問建商願不願意放行。
賣給親友真的比較省嗎?小心這筆隱形費用
很多人會想用「友情價」轉讓給家人,以為這樣可以省稅。但國稅局可不是省油的燈,如果價格明顯低於市場行情,差額部分可能會被當成「贈與」。舉例來說,如果你已經付了200萬工程款,卻只用100萬轉給親戚,差額的100萬就會被課贈與稅,稅率10%起跳,算下來可能比直接賣給外人繳的稅還多。
直接出售的稅金陷阱
如果選擇賣給外人,稅金計算方式很特別。因為房子還沒蓋好,所以是看你「已經付了多少錢」來算獲利。假設你付了200萬,賣250萬,賺的50萬就要課稅。如果持有不到2年,稅率更高達45%,等於要繳22.5萬的稅。別忘了,建商可能還會收一筆手續費(最多不能超過總價的千分之一)。
市場風險比你想的更可怕
現在房市變化大,預售屋轉讓沒那麼容易。萬一遇到房價下跌,可能發現轉讓價比已經付的工程款還低,等於認賠出場。就算找到接手的人,如果對方貸款沒過,交易一樣會破局。
聰明轉手的3個建議
- 先確認合約:看看建商有沒有禁止轉讓,手續費怎麼算。
- 精算成本:把稅金、手續費、可能的價差都算清楚,別讓自己虧本。
- 找專業幫忙:代書或會計師能幫你避開地雷,該繳的稅別少,不該繳的也別多繳。
預售屋轉讓就像走鋼索,平衡得好可以安全下莊,一個不小心可能賠了夫人又折兵。不管是賣給親友還是外人,都要把隱形成本算清楚,才能做出最聰明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