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明Line帳號

年輕人別被騙了!月繳2萬買40年老屋『根本陷阱』

年輕人別被騙了!月繳2萬買40年老屋『根本陷阱』

2025/05/25 |  26 | 加入最愛

年輕人別被騙了!月繳2萬買40年老屋『根本陷阱』

網友提出一個問題:「月薪3.4萬,存款340萬,另外準備150萬裝潢款,想買40年以上老公寓,每月房貸希望控制在2萬左右,該怎麼買才划算?」這個問題道出許多中產首購族心聲,讓我們來分析這個案例。

 

本文分析三種購屋策略,幫助您找到最適合的買房之道

首先釐清重要前提:本文所有貸款計算皆以70%貸款成數為基準,利率統一採用2.5%計算,還款年限則根據不同購屋策略有所調整。

 

40年以上老公寓,可能是最傳統但也最具挑戰性的選擇

以總價800萬元的物件為例,自備款需要準備240萬元(30%),貸款金額為560萬元。若選擇30年期房貸,每月還款金額約為22,100元;若選擇較為少見的40年期方案,月繳則可降至約18,500元。

這裡要特別注意的是,老屋裝潢的150萬元預算必須精打細算,建議優先處理水電管線全面更新(約40-60萬元)、基礎防水工程(30-50萬元)和結構安全檢測(10-15萬元)等關鍵項目。這種方案的優勢在於地段通常較佳且土地持分大,但缺點是隱藏修繕成本高,且貸款條件相對較差。

 

考慮20年內中古屋的話,購屋者會面臨不同的權衡

以總價900萬元的物件計算,自備款需270萬元,貸款630萬元。選擇30年期房貸的月繳約為24,900元,這已經接近甚至超過多數銀行建議的月收入1/3負債比上限(40年期方案,月繳則可降至約20,000元左右)。這種方案的最大優勢在於可以省去裝潢費用,將150萬元預算轉為自備款或緊急預備金,且屋況通常較為理想。但相對的,月繳壓力明顯增大,且這類物件的增值空間可能較為有限。

 

預售屋分期方案可能是最被低估的選擇,但需要特別謹慎評估

以總價1,000萬元的預售案為例,自備款約需300萬元(含簽約金、工程款等),貸款700萬元。這種方案的特殊之處在於資金壓力可以分散在2-3年的工程期間,期間還能繼續累積存款。

假設工程期為3年,購屋者等於有36個月的時間可以籌措資金,若每月能多存1.5萬元,就能增加54萬元的自備款。不過必須注意建商財務狀況、合約細節等潛在風險,且完工後的房貸月繳約27,600元(30年期)若以40年期方案,月繳則可降至約22,000元左右。

 

深入分析利率風險是每個購屋者都必須做的功課

當前2.5%的利率若上升至3%,各方案的月繳金額將增加約10-15%。以老屋方案的560萬元貸款為例,利率從2.5%升至3%時,30年期月繳將從22,100元增加至23,600元。這種變化雖然看似不大,但對於月薪3.4萬元的購屋者來說,每個月多出的1,500元可能會影響生活品質。因此,專家建議購屋時最好預留利率上升1%的緩衝空間。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老屋的潛在修繕成本

許多購屋者常低估40年以上老屋的結構補強費用,這部分可能追加50-100萬元的支出。一位最近在台北市萬華區購屋的年輕夫婦就分享他們的經驗:「我們買了42年的公寓,原本預算150萬元裝潢,後來發現需要做結構補強,又多支出了75萬元。」這樣的案例提醒我們,購買老屋時務必預留充足的修繕預備金。

 

預售屋雖然提供資金緩衝的優勢,但風險管理更顯重要

建議選擇上市櫃建商的案子,仔細審閱合約中的「履約保證」條款,並定期查看工程進度。同時要留意的是,預售屋在完工後可能面臨房價波動的風險,這點在升息環境下尤其需要注意。

 

綜合評估三種方案後,我們可以發現每種選擇都有其適合的族群

老屋方案適合能接受裝修麻煩、看重地段發展性的購屋者;中古屋直住方案適合追求即時入住、怕麻煩的族群;而預售屋分期則提供年輕首購族一個分散資金壓力的機會。

房產專家特別指出:「對月薪3.4萬元的購屋者來說,預售屋分期可能是最穩健的選擇。不僅能分散資金壓力,工程期間還能繼續累積存款,等於變相降低購屋門檻。」

 

最後要提醒所有購屋者的是,無論選擇哪種方案,都要謹記幾個重要原則

月繳金額最好不要超過月收入的1/3(約11,300元),最寬鬆也不宜超過50%17,000元);務必保留至少6個月生活費作為緊急預備金;買房前一定要做足功課,多方比較不同方案。買房是人生重大財務決策,與其盲目追高,不如選擇最適合自己財務狀況的方式,才能確保買得安心、住得放心。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