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轉熱衝上「黃紅燈」!AI、台股、普發現金三箭齊發 年底消費熱潮可期| M傳媒
景氣轉熱衝上「黃紅燈」!AI、台股、普發現金三箭齊發 年底消費熱潮可期
【M傳媒財經中心/專題報導】
景氣真的熱起來了!國發會昨(28)日公布9月景氣對策信號,分數達35分,一口氣大增4分,燈號從綠燈轉為「黃紅燈」,象徵經濟進入「趨熱」階段。這是今年以來最明顯的一次升溫,顯示內外需同步回溫、企業信心提升,台灣經濟正從穩定邁向熱絡。
AI需求帶動出口、股市續強 「科技火車」領航台灣景氣
國發會經濟發展處長陳美菊指出,9月景氣轉熱主要受三大動能推升:首先是AI高效能運算與雲端伺服器需求爆發,帶動科技製造鏈全線增溫;其次是消費性電子新品上市,從手機、筆電到零組件備貨,都讓製造業銷售量一舉轉為紅燈;第三則是美國聯準會(Fed)釋出降息訊號,激勵台股持續走高,投資信心明顯提升。
觀察9項構成指標中,有3項燈號轉熱:製造業銷售量成長率從8.9%升至10.7%,正式亮紅燈;股價指數年增率跳升至15.2%;批發、零售與餐飲業營業額成長達7%,也由綠燈轉為黃紅燈。換句話說,這波景氣回升,不只外銷旺,連內需市場都開始熱起來。
普發現金+年終消費季 第四季內需有望「再衝一波」
政府即將啟動的「普發現金1萬元」政策,被視為年底景氣再加一把火的重要催化劑。陳美菊預期,大部分民眾會把這筆錢拿去旅遊、餐飲或購物,儲蓄比例不高。再加上年底耶誕、跨年與春節備貨潮,零售、餐飲、觀光等產業有望迎來一波旺季效應。
以往普發現金的消費效益約可延續2至3個月,若與今年景氣復甦疊加,第四季整體內需表現可能「更熱一階」。不過,她也提醒,目前股市在高檔震盪,金融市場波動風險仍不可忽視,短期資金若有回調,對投資與消費信心可能造成干擾。
熱歸熱,穩才是關鍵 年底防「資金過熱」成挑戰
從整體指標來看,台灣景氣的確走出去年低迷期。AI浪潮推升出口與投資動能,製造業與勞動市場同步回溫,減班休息人數也未見惡化,景氣基本面穩健。不過,這波升溫更像是「政策與科技雙引擎」帶動的短期衝刺,能否延續還要看全球科技景氣循環與Fed最終利率決策。
M觀點:在外資回流、股市高漲、普發現金即將上路的環境下,第四季景氣確實有望維持亮眼成績,但若資金過熱或通膨再起,恐成為明年初的潛在風險。整體而言,台灣目前正處於「穩中偏熱」階段,關鍵不在於亮幾盞紅燈,而是如何讓這股熱度走得更久、更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