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真相】剛買2年就想增貸?專家警告:這些條件不過關,利率多2%也沒用
【房貸真相】剛買2年就想增貸?專家警告:這些條件不過關,利率多2%也沒用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剛買2年的房子想增貸,銀行卻處處刁難?在當前信用管制的浪潮下,轉增貸已成房市中最艱難的任務之一。
「請問剛買2年的新屋,想要原銀行增貸,或轉增貸的話有機會嗎?」這是最近許多屋主心中的共同疑問。隨著央行信用管制政策持續發威,房市交易降溫,不少屋主面臨資金壓力,希望透過房屋增貸或轉增貸來取得周轉資金,卻發現銀行審核標準變得異常嚴格。
賣厝阿明觀點一針見血地指出,當前的信用管制政策確實導致房價下修,而要申請轉增貸的條件也變得更加嚴苛。除了要確認本身信用狀態良好外,最好淨資產有明顯增加,還要特別注意是否處於寬限期或寬限期快結束的狀態。這種情況下,銀行很容易判斷轉增貸是「挖東牆補西牆」的財務操作,從而拒絕申請。
從銀行審核角度來看,剛買2年的新屋要申請增貸確實面臨不少挑戰。
多數銀行會要求房貸至少繳滿1-2年,而且最好已經過了寬限期。在寬限期內,由於本金幾乎沒有減少,銀行通常不會同意辦理房屋增貸。這也是為什麼賣厝阿明特別提醒要注意寬限期狀態的原因。
如果想嘗試轉增貸(將貸款轉到其他銀行),難度可能更高。
新銀行會重新評估房屋現值、個人還款能力與信用狀況,而在當前房價下修的環境下,房屋重新鑑價的結果可能不如預期。加上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對貸款成數的限制,特別是對名下已有房貸者的嚴格規範,讓轉增貸的空間更加有限。
那麼,在這樣艱困的環境下,什麼樣的條件比較有機會成功增貸呢?
首先是良好的繳款紀錄,過去2年沒有任何遲繳紀錄;其次是穩定的收入證明,能夠負擔增加後的還款壓力;最後是房屋價值有明顯增長,即使整體房市下修,但特定區域或物件仍可能保有增值空間。
對於確實有資金需求的屋主,專家建議可以先從原銀行詢問增貸可能性,因為同一家銀行已有往來紀錄,審核會相對容易。如果原銀行無法滿足需求,再考慮其他銀行的轉增貸方案,但要注意比較利率、成數與相關費用,特別是違約金與設定費用等隱形成本。
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當前信用管制政策雖然造成增貸困難,但確實也達到了抑制房市投機的效果。對於有真實自住需求的屋主來說,與其急於申請增貸,不如先穩固自身財務結構,等待市場回穩再做規劃。
M觀點:「與其急著增貸,不如先穩固財務基礎。」
在當前房市調整期,保持現金流穩定遠比追求資產增值更重要。銀行的審核標準是市場的風向球,與其勉強通過高成本增貸,不如耐心等待更好的時機。畢竟房產是長期資產,短期波動不該影響長期的財務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