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靠房子救現金流?賣厝阿明:轉增貸現在比買房還難!
想靠房子救現金流?賣厝阿明:轉增貸現在比買房還難!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租到喜歡的房子,能不能先租後買?」這個問題背後,藏著無數租屋族成為有殼蝸牛的夢想。
最近有位網友在論壇發問,看中一間房子後能不能先租再買,這個簡單的問題卻引發熱烈討論。許多人都曾有過這樣的念頭,與其直接買下去承擔風險,不如先住看看,真的喜歡再買。這種「試婚」般的購屋模式,聽起來很理想,但實際執行卻充滿挑戰。
先租後買在台灣房市確實是可行的選項,但需要買賣雙方都有高度共識。
對租客來說,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實際體驗房屋狀況,了解周邊環境、鄰居素質、管線問題等細節,避免買到不適合的房子。對房東而言,既能穩定收租,又有機會找到確定的買家,可說是一舉兩得。不過這種交易模式在實務上並不常見,主要因為雙方對價格認知往往難以達成一致。
最理想的狀況是,租約中明確記載未來買賣的相關條款,包括優先承買權、價格計算方式、租金的處理等細節。例如約定一年後若決定購買,已付租金可部分折抵頭期款,這樣既能保障租客權益,也讓房東有穩定收入。不過這種條款需要白紙黑字寫清楚,避免口頭承諾後續產生糾紛。
從房東的角度來看,願意接受先租後買的屋主通常有幾種情況:
可能是物件較難賣出,希望透過租賃培養潛在買家;或者是對市場信心不足,想邊租邊觀察行情;也可能是個人因素不急著變現,願意給租客一個機會。不過多數投資客型的房東反而較不傾向這種模式,因為會限制他們隨時賣房的彈性。
對租客來說,這種模式最大的風險在於,當你花時間試住後,如果最後沒有購買,等於白白幫房東付貸款。而且期間若遇到更合適的物件,也會因為合約限制而無法選擇。更不用說如果房東在租期間改變心意,或者將房子賣給第三方,租客的期待就會落空。
實務上,要找到願意配合的屋主並不容易。
多數房東擔心租客會過度殺價,或者租約條款會影響未來售價。因此如果真的想嘗試先租後買,建議透過專業房仲居中協調,並在契約中明確記載各種細節,包括未來售價的計算基準、租金的抵扣方式、雙方的權利義務等。
M觀點:「與其把希望寄託在先租後買,不如做好功課直接出手。」
在競爭激烈的房市中,好物件通常不等人,與其等待不確定的先租後買機會,不如在租屋期間認真儲蓄、累積信用,等到時機成熟直接購屋。記住,租屋是消費,買房是投資,與其幫房東繳貸款,不如早日為自己累積資產。如果真的遇到願意配合的屋主,務必透過正式契約保障權益,避免口頭承諾造成的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