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售屋仲介費這樣收合理嗎?專家呼籲收費方式該改了!
預售屋仲介費這樣收合理嗎?專家呼籲收費方式該改了!
最近預售屋市場很熱,很多人買了預售屋後又轉手賣掉,但這個過程中的仲介服務費計算方式卻引起不少爭議。現在大部分房仲都是直接用房屋「總價」來算服務費,但專家認為這樣對預售屋交易來說很不合理,應該要調整成更符合實際狀況的收費方式。
專門研究房地產的「賣厝阿明」就說,預售屋和成屋根本不一樣。買預售屋的人在前幾年其實只付了總價的20-30%,剩下的要等蓋好才開始繳貸款,但仲介費卻要一次按「全額房價」來算,這樣真的公平嗎?
舉個例子來說,一間總價2,000萬的預售屋,買方可能只先付了400萬,卻要按全額付60萬的仲介費(按3%計算)。這等於是把還沒付的錢也當成服務費的計算基礎,對買方來說壓力很大。而且仲介在預售屋轉讓階段主要就是幫忙找買家,後續還要等好幾年房子才會蓋好,服務內容和成屋交易差很多,收費方式卻一樣,實在說不過去。
賣厝阿明建議,預售屋轉讓的服務費應該分成兩個階段來算才合理。第一階段是轉讓時,按「已經付的工程款加上賺的價差」來計算,比如已經付了500萬、賺了100萬,那就用600萬的4%來算服務費。第二階段是等房子蓋好後如果要轉賣,再用一般的成屋交易方式計算服務費。
這種新的計算方式才能真正反映仲介在各階段提供的服務價值,也不會讓買方一開始就負擔過重。專家呼籲政府應該把這些收費原則明確訂出來,讓預售屋交易更透明、更公平,這樣對消費者、房仲業者和整個市場都是好事。
現在很多年輕人買預售屋都是為了成家,如果連仲介費的計算方式都讓人覺得不公平,實在很打擊購屋信心。與其讓大家抱怨連連,不如趕快建立一套更合理的收費機制,這才是健全房市該走的方向。圖/googl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