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大巨蛋選址熱議 樹林機五勝出呼聲高於淡海二期
新北大巨蛋選址熱議 樹林機五勝出呼聲高於淡海二期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新北市政府日前公布大巨蛋優先評估的兩大基地──「樹林機五」與「淡海二期」,引發各界熱烈討論。專家分析,大型公共建設的選址不能單看土地腹地大小,還必須兼顧土地取得難易度、財務負擔與交通運輸效率三大關鍵。綜合比較下,樹林機五在土地配置與交通便捷度上的優勢,似乎比淡海二期更為突出。
文化大學都市計畫與開發管理學系教授徐國城指出,淡海二期雖擁有約600公頃的廣大腹地,體育設施用地來源無虞,但若涉及商業區規劃,市府將需承擔龐大的財務壓力。相對而言,樹林機五基地的體育館與商業區用地均可由政府直接取得,財務負擔較低,整體可行性更高。
樹林機五優勢明顯。
其商業區與交通動線分區清晰,不易與住宅產生衝突,規劃合理性優於淡海二期。而交通運輸能力更是樹林的最大亮點。樹林機五能串聯土城樹林線、板南線與桃園捷運棕線,活動散場後的人流可藉由大眾運輸快速分散。反觀淡海,目前主要依靠淡海輕軌與未來的淡江大橋,整體運輸能量仍顯不足,恐難應付國際級賽事或演唱會帶來的大量人潮。
淡海二期並非全然劣勢。
徐國城強調,淡海的優勢在於腹地遼闊,整體規模比樹林機五多出500公頃,並且能與淡水河岸觀光資源結合,未來發展潛力不容小覷。只是相較之下,樹林距離台北火車站與大台北核心區域更近,且可與板橋既有的商業重鎮形成互補,對短期效益更具吸引力。
徐國城提醒,新北大巨蛋若要發揮最大價值,其定位應放眼國際市場。
「國際級運動場館不只要吸引北北桃的居民,還必須能吸引國際觀眾。」他分析,樹林地理位置距離台北市的國際級旅館群更近,從松山或桃園機場前往也較便利,對於未來國際賽事或大型展演的舉辦更具競爭力。不論最終選址落在樹林或淡海,只要場館能順利推動,周邊住宅與商業發展自然會隨之成長,地方條件不足並非真正隱憂。真正的關鍵在於市府如何掌握財務可行性,並制定符合國際水準的發展藍圖。
M觀點:大巨蛋選址看似一場樹林與淡海的比較賽,但實際上反映的是「土地取得 vs 交通運能」與「短期財務壓力 vs 長期發展潛力」的拉鋸。樹林機五具備立即上手的優勢,淡海則象徵遠期願景。最終選擇不僅是都市規劃的抉擇,更將牽動新北市國際形象與房市未來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