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明Line帳號

囤房稅2.0上路就卡關?稅單亂象背後藏著居住正義的殘酷真相

囤房稅2.0上路就卡關?稅單亂象背後藏著居住正義的殘酷真相

2025/05/11 |  39 | 加入最愛

囤房稅2.0上路就卡關?稅單亂象背後藏著居住正義的殘酷真相

最近在網路上瘋傳兩則新聞,徹底暴露了台灣居住政策的荒謬現狀。一邊是號稱要打擊囤房的「房屋稅2.0」新制,因為系統出包導致連自住戶都被誤課重稅;另一邊則是內政部最新數據顯示,房價負擔能力指標依舊居高不下。這讓不少年輕人忍不住在網路上開酸:「政府打房根本是在打假球!」

 

這場「稅單之亂」背後,其實藏著幾個令人無奈的現實

新制要求全國歸戶與戶籍資料勾稽,但系統根本無法辨識現實中複雜的居住狀況。像是高雄就有一位陳先生抱怨,兒子在台北讀書,把老家房間租給同學,結果整棟房子被認定為非自住,稅金瞬間多了2萬元。這種案例在傳統透天厝社區特別常見,也讓基層稅務人員忙得焦頭爛額。

 

對比主計處的數據會發現,過去12年來台灣房租佔所得比從25%飆升到33%

雖然囤房稅有2.0最高4.8%的稅率,但只要公益出租只要1.2%,對比租金投報率動輒5-8%,根本就是不痛不癢。」尤其在雙北精華區,房東們早就把稅負轉嫁給房客,形成「政府課稅→房東漲租→租客倒楣」的惡性循環。

 

賣厝阿明表示,現行制度只在乎能不能課到稅,卻完全沒考慮課稅後這些空屋要怎麼處理,阿明舉例日本會強制空屋進入社宅體系,但台灣缺乏配套措施,結果囤房稅變成單純的懲罰性稅收,對改善居住正義毫無幫助。

 

網路上對這項政策的評價也相當兩極

有人說在台中七期確實看到投資客開始拋售毛胚屋,證明新制有效;但也有人抱怨台南老市區的房東直接漲租500元,明擺著就是要租客幫忙負擔稅金。

 

這場稅單風暴背後,其實反映了更深刻的居住正義問題

當各縣市稅捐機關忙著重新核發稅單時,我們更該思考的是:這樣的政策真的能讓年輕人買得起房嗎?還是只是讓租屋族的生活更加艱難?或許,與其糾結在稅率高低,政府更該想想如何建立完整的住宅政策體系,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