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估價少200萬!他買房驚見「自備款多掏160萬」專家揭貸款成數計算陷阱
銀行估價少200萬!他買房驚見「自備款多掏160萬」專家揭貸款成數計算陷阱
M傳媒 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許多購屋者在房屋交易過程中,經常遇到銀行鑑價與賣方開價不一致的狀況。近期有民眾詢問,若房屋銀行鑑價為2,000萬元,但賣方堅持以2,200萬元出售,是否仍能申請到8成貸款?自備款又該如何計算?本文將從銀行貸款實務角度,為您詳細解析相關問題。
根據銀行貸款實務,金融機構核貸的基礎是依據「銀行鑑價金額」而非「成交價格」。
也就是說,即使購屋者以2,200萬元購屋,銀行仍只會以2,000萬元的鑑價金額作為貸款計算基礎。
以這個案例來說,若貸款成數為8成,銀行最高核貸金額為2,000萬元的80%,也就是1,600萬元。因此,購屋者需要準備的自備款計算方式為:成交價2,200萬元減去銀行核貸金額1,600萬元,等於600萬元,而非直覺認為的440萬元(2,200萬元的20%)。
這樣的差額來自於銀行風險控管機制。
銀行在進行房貸審核時,會參考實價登錄資料、鄰近類似物件成交行情、屋況及地段等因素進行專業評估,不會單純依照買賣雙方的成交價格來核定貸款金額。
對於購屋者而言,面對銀行鑑價與賣方開價的落差,建議可採取以下做法:
首先,可向多家銀行申請鑑價,了解市場行情;
其次,可根據銀行鑑價結果與賣方進行議價;
若價差確實存在且無法縮小,則需重新評估自身的資金準備是否充足。
此外,購屋時也應注意銀行可能對貸款成數的其他限制,例如房屋屋齡、所在地區、借款人收入條件等,這些因素都可能影響最終的核貸結果。
M觀點 在簽訂購屋契約前,最好先向往來銀行進行貸款預審,確認可貸金額後再行決定。同時也應在契約中載明「貸款不足解約條款」,保障自身權益。最重要的是,購屋前務必做好財務規劃,保留足夠的自備款與相關稅費預算,才能避免交易過程中出現資金缺口問題。圖/googl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