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綠美圖開箱!全台首座美術館+圖書館共構 打造城市文化新心臟 | M傳媒
台中綠美圖開箱!全台首座美術館+圖書館共構 打造城市文化新心臟
【M傳媒 特派員 游穎達/專題報導】
「在樹海間閱讀、在光影中欣賞藝術」,這不再只是想像。歷經多年籌備與萬眾期待,全台首座由美術館與圖書館共構的文化新地標「台中綠美圖」,10月28日起正式展開為期三週的試營運。這座融合自然、藝術與閱讀的建築,不僅是城市的新樣貌,更象徵著台中邁向「文化首都」的重要一步。

▲ 台中綠美圖試營運蒞臨貴賓合影影。(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記者游穎達台中傳真)
開幕首日,綠美圖外早早排起長龍。許多民眾一早就為了搶先體驗這座夢幻空間前來報到。台中市副秘書長張大春、文化局長陳佳君、建設局長陳大田等人出席開幕儀式,象徵著這座「城市靈魂館」正式啟動。副秘書長張大春表示,綠美圖是台中藝術與閱讀並進的重要里程碑,期盼這裡成為城市與國際交流的文化窗口,讓世界看見台中的創造力。
從外觀到內部空間,綠美圖都充滿「藝術共生」的概念。建築由日本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團隊SANAA操刀設計,以白色流線與開放穿透的結構,讓自然光與綠意灑進每個角落,宛如漂浮在森林中的閱讀與藝術基地。文化局指出,美術館(中美館)與圖書館(中市圖)以分齡、分棟方式設計,讓親子、青少年與成人都有專屬閱讀區,也預留許多公共討論與表演空間,鼓勵民眾自由探索。

▲ 臺中市立圖書館大廳實景。(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記者游穎達台中傳真)
不只是建築吸睛,試營運活動更是豐富多元。中美館推出「打開,我們的美術館」系列,邀請策展人林昆穎、日本導演菱川勢一、作家甘耀明等人,以綠美圖為靈感創作燈光裝置、小說與現場表演;還有「寫生馬拉松」與「沉浸式影像檔案」活動,讓藝術不再遙不可及。另一方面,中市圖則祭出「夜宿圖書館」、「主題講座」與「音樂分享會」等活動,讓閱讀變得更有趣、更生活化。
其中最受矚目的,是名為《庫房裡的光》的典藏教育展,讓民眾首度得以「看見」藝術品保存的幕後過程,以互動科技揭開典藏祕密。試營運期間也同步舉辦「SANAA專題講座」與國際論壇,邀集十國十三位文化機構代表,共談跨域共融的文化未來。

▲ 台中綠美圖試營運準備迎賓開館。(圖/記者游穎達攝)
首位入館的市民余先生受訪時說:「我從綠美圖剛動工就開始關注,這座結合美術館與圖書館的空間真的太令人期待。走進來的瞬間,覺得台中的城市氣質整個提升了。」他的話,也代表了許多市民心聲,這不只是新景點,而是生活質感的新起點。
根據文化局規劃,綠美圖將在12月13日正式全面開館,未來除了常設展與講座外,還會與國際館舍合作策展,帶來更多元文化能量。目前開放空間包括綠美圖大廳、美術館B2典藏互動教育區與圖書館閱覽區等,開館時間為每週二至週日早上9點至下午5點,週六延長至晚間8點。

▲ 貴賓致詞分享綠美圖的特點。(圖/記者游穎達攝)
M觀點 綠美圖不只是一座建築,而是台中給全台的一封「文化情書」。
它代表著城市在經濟之外,開始更認真地投資在精神與創意的厚度。當市民走進這裡閱讀、看展、交流,藝術與生活將不再遙遠,而是成為日常的一部分。正如開幕時那句口號:「讓城市會呼吸,讓文化發芽。」綠美圖,正在讓台中的靈魂更有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