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
貸款
房仲
社宅
修繕
Line
基隆銀髮海嘯來襲!全台首創BOT+ROT社福園區,630床長照基地打造亞洲有愛城市 
日盈社宅

基隆銀髮海嘯來襲!全台首創BOT+ROT社福園區,630床長照基地打造亞洲有愛城市 

2025/09/28 |  41 | 加入最愛

基隆銀髮海嘯來襲!全台首創BOT+ROT社福園區,630床長照基地打造亞洲有愛城市 

高齡人口佔比飆至21.7%!市府聯手民間投資,將老舊安養機構變身智慧長照園區 

【M傳媒生活中心/專題報導】

基隆市高齡人口比例攀升至21.7%(全國第五),相當於每5人中就有1位是65歲以上長者,市政府啟動台灣社福史上罕見的創新建設,將原「仁愛之家」老舊房舍轉型為全齡長照園區。這座基隆首件結合 BOT+ROT模式的社福園區,不僅要解決床位不足的燃眉之急,更企圖成為全台高齡照顧的典範。

 

一、危機與轉機:基隆的高齡化挑戰  

基隆正面臨嚴峻的高齡化衝擊:全市7.8萬名長者中,逾3成有長期照顧需求。為此,市府將社福預算提高至總預算的三分之一(13億元),並成立「長期照顧服務管理所」整合資源。但僅靠公部門資源仍不足,市府決定引進民間創新能量,將位於安樂高中旁、占地3.8公頃的舊仁愛之家基地,改造為兼具醫療、居住與商業功能的智慧園區。  

 

二、園區亮點:全齡共融的長照新生態 

這座園區的規劃充滿前瞻思維:  
1. 照護量能躍進:新增400床住宿式長照床位,並保留既有230床,總量達630床,其中110床保留為公費床,保障弱勢權益。另設置80人以上日照中心,提供輕度失能者社區化服務。  
2. 區位戰略優勢:基地鄰近基隆長庚醫院,車程8分鐘銜接國道1號,兼具醫療資源與交通便利性。  
3. 智慧健康整合:規劃導入「基隆長輩照護平台」LINE帳號的數位服務模式(該平台已累積10萬用戶、滿意度逾99%),提供24小時健康諮詢。  

同時,園區鼓勵民間投資者開發全齡無障礙住宅、復健 clinics 與生活商業空間,打造從「安養」到「樂活」的連續性服務鏈。  

 

三、公私協力:楊玉欣的社福革新哲學  

主導計畫的社會處長楊玉欣(罕病生命鬥士、前立委)強調:「BOT+ROT模式能減輕財政負擔,並引進專業經營效能。」她過去推動《病人自主權利法》的經驗,轉化為對長照品質的堅持,園區不僅要滿足基本照顧,更需融入「靈性照顧」理念,透過志工培訓、社區課程(如拉力帶操、水瓶操)延緩失能。  

 

四、未來效益:從長照到地方創生  

此案可望帶來多重效益:  
經濟層面:創造照顧服務、智慧醫療、建築營造等就業機會。  
社會層面:結合基隆市「長者活力秀」等社區活動,促進長者社會參與。  
典範擴散:若成功營運,將成為全台首例「長照園區BOT+ROT」標竿,吸引其他縣市取經。  

 

M觀點:創新模式下的隱憂與挑戰  

基隆的實驗值得期待,但仍有三大關鍵待驗證:  
1. 財務可行性:民間投資者能否在公益與營利間取得平衡?110床公費床是否足以覆蓋弱勢需求?  
2. 服務整合:園區雖鄰近長庚醫院,但如何確保醫療資源與長照服務無縫接軌?  
3. 品質把關:BOT案常見「低價搶標後品質下滑」問題,市府需建立嚴謹監督機制。  

基隆嘗試揭示高齡社會解方,與其被動等待資源,不如主動創造「公私雙贏」的創新模式。若成功,這座園區將不只是硬體建設,更是邁向「友善高齡社會」的關鍵。  (本文數據引用自基隆市政府統計與政策報告)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