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仲業逃殺!37%從業員想轉行 非連鎖品牌「1/4業績砍8成」瀕臨倒閉潮》
《房仲業大逃殺!37%從業員想轉行 非連鎖品牌「1/4業績砍8成」瀕臨倒閉潮》
台灣房仲業正經歷史上最冷寒冬!最新調查顯示,2025年上半年全台近四分之一房仲業績暴跌60%以上,高達37.2%從業人員考慮轉行,其中非連鎖品牌更是重災區,41.2%醞釀退出市場。這場由「政策鐵拳」與「市場冰河期」雙重夾擊的生存戰,已讓房仲業進入殘酷的淘汰賽。
「關店5%起跳」業者悲鳴:一條街三間房仲的時代結束了
業界預估今年整體收店率將突破5%,部分區域恐達10%以上。房仲公會理事長王瑞祺直言,在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與美國關稅衝擊下,全台交易量暴跌26.4%,創7年新低,但房仲家數卻逆勢增加470家,導致平均每人分得交易件數遭極度稀釋。尤其非連鎖品牌因缺乏資源緩衝,近25%業績衰退80%以上,正面臨生死存亡關頭。
轉行潮爆發!餐飲、外送成房仲救命稻草
驚人的是,45.1%欲轉行者選擇餐飲業,26.2%投向旅遊業,24.3%改當外送員,反映從業人員對產業前景極度悲觀。部分業者雖嘗試轉型包租代管或銷售建商餘屋,但在「量縮價僵」的市場中,多數仍難逃虧損命運。業內更流傳「三不」口號:不敢擴店、不敢招人、不敢拒絕任何委託。
政策鬆綁呼聲起 但業者嘆:我們可能撐不到春天
儘管公會疾呼放寬信用管制,但專家認為,在央行緊縮政策與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下,房市短期難見起色。這場淘汰賽已加速產業兩極化,連鎖品牌憑資金優勢咬牙苦撐,小型業者則在「最後一單」與「頂讓告示」間掙扎。殘酷的是,當交易量持續探底,這場房仲業的生存遊戲,才剛剛進入最慘烈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