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仲新人小心!」業內揭借人頭陷阱:這種店專坑菜鳥 出事你扛責
「房仲新人小心!」業內揭借人頭陷阱:這種店專坑菜鳥 出事你扛責
【M傳媒 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房仲業務在挑選加盟店或獨立門市時,往往關心的是成交量、資源支援與分潤制度,但有網友提醒,選擇店家其實還有更深層的風險要注意。最近在網路討論區就有人分享,若有房仲店家要求業務「借用人頭大名」來掛件或簽約,這樣的行為可能涉及重大法律與誠信問題,甚至被形容成「妖魔鬼怪的店」,提醒新進業務務必要睜大眼睛。
借名掛件恐涉違法
房仲產業在台灣已有完整的《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規範。依法,仲介業務員必須經考試合格、登錄在案,並在合法的經紀公司底下執業。如果業者要求新人或外部人員「借名」,把不屬於自己的交易登記在名下,不僅可能違反登錄規定,還可能涉及逃避稅務、責任轉嫁等問題。一旦交易糾紛發生,名義人將首當其衝,承擔不必要的法律風險。
網友提醒:利誘背後要小心
這位網友指出,若有店家以高額分潤、快速成交為由,利誘新人「借名」,通常代表店內制度或經營有問題。因為正規的房仲公司,會提供合法的牌照掛靠、完整的教育訓練與正當的業務分配,不需要透過灰色操作來衝業績。網友更直言:「只要有人要借你人頭,你就該馬上提高警覺,那絕對不是一間值得信任的店。」
專家觀點:短期利益換長期風險
業界人士分析,房仲業務員在選擇加盟體系或店家時,常常因為缺乏經驗,容易被短期利益迷惑。但實際上,借名掛件一旦被主管機關查到,不僅會影響個人信用與從業資格,還可能連帶影響未來職涯發展。長遠來看,業務員最需要的是穩定的後勤資源、透明的制度與專業養成,而不是賭在一時的高額佣金。
選對店,職涯才能走得遠
房仲是一份高度依賴信任與專業的工作,無論是面對客戶或選擇東家,都必須以誠信為本。網友的提醒看似尖銳,但背後確實反映了房仲業內可能存在的亂象。對於想投入這個產業的新鮮人而言,除了考量薪酬制度與資源支持,更重要的是觀察該店家是否合法經營、是否尊重制度。如果一家店動輒要求業務員「借人頭」,那麼再高的分潤也只是危險的糖衣炮彈。選對店,才能在房仲職涯中走得穩、走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