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賃修法不是重點!持有成本飆升才是租金上漲元兇
租賃修法不是重點!持有成本飆升才是租金上漲元兇
【M傳媒 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內政部近期提出《租賃條例》修法方向,引起租屋市場高度關注。此次修法主要包含四大措施:保障三年租期、禁止房東拒絕租屋補助與戶籍設籍、限制續約租金漲幅、以及政府提供免費調解租屋糾紛等服務。政策立意在於改善租屋市場生態,推動租賃市場法制化,並打擊長期存在的租屋黑市。然而,市場反應兩極,專家指出,如果設計不周,反而可能加速租屋族群的「M型化」,讓租金壓力反而轉嫁給中低收入者。
此次修法中最受矚目的,莫過於「保障租期三年」以及「續約租金漲幅不得超過當月房租指數年增率」。591房屋交易網組長林哲緯分析,這等於把過去市場存在的灰色地帶「講清楚、說明白」,針對長期爭議點直接切入,有助於明確規範雙方權責,長遠來看有利於租屋市場秩序穩定。
然而,限制租期與漲幅仍是爭議核心。
外界擔心,房東可能在簽約前就「調好調滿」,提前將租金拉高,這不僅可能加速租金上升,也成為篩選租客的手段,進一步加劇市場M型化。事實上,近兩年台北市租金早已悄悄上漲,包括中山、士林、松山、大同等核心地段,租金漲幅普遍達到1至2成,反映出結構性供需問題依然存在。
針對租金上漲的原因,「賣厝阿明」指出,除了租賃條例修法帶來的市場調整外,更重要的是房屋稅率,房貸利率與民生消費上漲,房東持有成本有感提升。他強調,台灣高薪族多集中於高科技產業,一般民眾薪資多停留在基本工資水平,收入未同步上漲,才是問題癥結。租賃條例修法是推動租賃市場法制化、改善灰色地帶的關鍵措施,我們期待社宅落實推動,從供給面改善市場供需結構。
賣厝阿明提醒,除了修法,結構性因素不可忽視。
房東持有成本增加,自然傾向轉嫁於租金;再者,台北市明星學區與交通便利地段一屋難求,供給緊繃之下,租金易走揚。對於修法後可能帶來的長期影響,房東無需過度擔心,因為條文落實後可明確規範雙方權責,保障租客同時也保護房東權益,有助於市場秩序健全。
整體而言,這波租賃條例修法展現政府對租屋市場法制化的決心,短期內可能出現調整與波動,但長期而言,有助於保障租客權益、打擊租屋黑市,並穩定市場秩序。建議租屋族除了關注法規內容,也應留意租金上漲背後的結構性因素,理性評估自身租屋需求與財務承受能力,讓自己成為一個房東喜歡的好房客,才能在變動中保持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