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未來城市藍圖大公開!可負擔住宅即將上場,打造宜居新典範
桃園未來城市藍圖大公開!可負擔住宅即將上場,打造宜居新典範
社宅進化3.0:從住屋到社區中心,桃園社宅正在打破刻板印象!都發局長江南志透露,現有4,300戶社宅已成為青年新選擇,明年將達6,000戶,2030年更突破9,000戶。
這些社宅不只是住宅,更是「微型城市」:
全齡服務:公托、幼兒園、老人日照「樓下就有」
創新政策:孕婦憑媽媽手冊就能申請、老人換居延長居住年限
鄰里共享:開放健身房、會議室給周邊居民使用
真實改變
25歲的社宅住戶小林分享:「月租8,500元住到智慧節能宅,省下的錢剛好付創業基金!」而65歲獨居的陳阿姨透過換居政策,從老舊公寓搬到有電梯的社宅,還參加書法班交到新朋友。
「可負擔住宅」即將登場
為解決「社宅到期後還是買不起房」的痛點,桃園首創「可負擔住宅」:
甜蜜價:每坪22-25萬(約市價7折)
合理規格:主打20-30坪2-3房
防炒機制:擬訂自治條例延長閉鎖期,避免重蹈合宜住宅轉售炒房覆轍
好康算給你看:
「雙薪家庭月收8萬,用1/3收入付房貸,剛好負擔總價600-800萬住宅」
交通建設助攻城市翻轉
隨著綠線捷運、鐵路地下化推進,桃園正進行「都市結構手術」:
沿線TOD開發:中壢站、桃園站等樞紐站將複製日本「站前綜合城」模式
產業廊帶成形:航空城、亞洲矽谷吸引科技人才,帶動住宅需求
15分鐘生活圈:透過社宅與公共設施布建,縮短通勤時間
賣厝阿明:「這可能是台灣最完整的居住政策拼圖!」桃園從社宅、可負擔住宅到交通建設,已形成「租買並行」的體系。但關鍵在於:如何確保可負擔住宅「真的買得到」?能否防止投資客透過人頭戶套利?公共服務量能是否跟得上人口增長?如果限定可負擔宅將來轉售對象為地方政府,或許能解決投資客超房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