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東小心!租金申報填錯稅籍編號 恐遭誤課囤房稅
房東小心!租金申報填錯稅籍編號 恐遭誤課囤房稅
【M傳媒財經中心/專題報導】
在房市政策趨嚴、稅制改革如火如荼的當下,連一個數字的錯誤都可能讓屋主荷包大失血。財政部中區國稅局近日提醒,機關、學校、事業單位或團體在辦理租金扣繳申報時,除了要確實登錄承租人的基本資料與所得金額,更關鍵的一點是,如果標的是房屋,必須正確填寫「房屋稅籍編號」。
乍聽之下,這似乎只是單純的行政細節,但實際影響卻不容小覷。
一旦編號填錯,輕則造成租賃資料與國稅局系統不符,需來回補件、接受調查,耗時耗力;重則可能直接波及屋主的稅負認定,甚至牽動「囤房稅2.0」的適用。換言之,一個看似不起眼的數字,背後卻可能藏著數萬元甚至數十萬元的額外負擔。
國稅局舉例指出,房屋稅籍編號是辨識不動產課稅對象的核心依據。
若誤將編號填成他人房屋,系統便可能判斷該物件並非自住住宅,而是屬於非自住房屋,必須套用較高稅率。對於原本只想穩定收取租金的屋主來說,這無疑是平白被貼上「囤房族」的標籤,最後只能冤枉掏錢買單。
另一方面,若扣繳憑單內容與實際租賃狀況不符,系統比對必然出現異常,扣繳單位勢必要補件、釐清,甚至接受稽核。對學校、公司或法人單位而言,不僅行政成本大幅增加,還可能影響租屋雙方後續的信任與合作。
在高壓的房市稅制氛圍下,租金申報早已不只是會計或出納的例行作業,而是涉及屋主權益的關鍵環節。專家提醒,承租單位在送件前應反覆核對稅籍編號,必要時比對租約或地政資料,以避免「小錯誤釀大災」。
M觀點:從這起提醒可以看出,當房市管制與稅務政策逐步收緊,任何細節都可能被放大檢視。
對屋主來說,正確申報不只是避免麻煩,更是守住自身權益的基本功;對承租單位而言,則是責任與誠信的展現。房市迷霧未散,唯有在制度中保持謹慎與透明,才能確保租賃關係穩健,讓「租」與「住」都能回到最單純的本質,安心。圖/googl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