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
貸款
房仲
社宅
裝修
Line
年輕人買不起房!網友提凍漲房價引社群炸鍋
日盈社宅

年輕人買不起房!網友提凍漲房價引社群炸鍋

2025/09/20 |  120 | 加入最愛

年輕人買不起房!網友提凍漲房價引社群炸鍋
【M傳媒 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近年來台灣房價持續高漲,買不起房幾乎成為年輕世代的共同焦慮。繼「凍漲房租」討論後,有網友在社群平台提出更激進的建議:「政府應該立法凍漲房價,每年最多漲0.00002%,若有人任意哄抬房價,就應啟動刑事調查。」這番言論一出,立刻在網路上掀起正反辯論,有人認為這是「替弱勢發聲」,也有人直言「過於理想化,缺乏可行性」。

房價漲不停,民怨集中爆發

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過去五年六都房價指數持續上升,台北市與新北市更突破歷史高點。許多年輕人坦言,即便收入穩定,「薪水漲幅永遠追不上房價漲幅」。這種長期剝奪感,讓「凍漲房價」的提議,雖然聽來極端,卻得到不少網友共鳴。

一名受訪民眾表示:「租金凍漲保護房客,為什麼房價不能凍漲?不然永遠都是財團和投機客賺,年輕人連起跑點都沒有。」此種情緒反映出部分民眾已對現行調控手段失去信心,轉而寄望於更強硬的法規。

政策現實:凍漲房價難度高

不過,專家對此建議多抱持保留態度。房產學者指出,房價的形成牽涉土地成本、營建原料、人力薪資與市場需求,不同於公用事業費率或租金,並非單純可以「凍漲」的商品。若以法律直接限制漲幅,不僅違反市場機制,還可能導致資源錯配。

舉例來說,若規定每年漲幅僅0.00002%,等於幾乎完全禁止漲價,建商將缺乏誘因推案,土地持有人也可能選擇不釋出,反而造成供給萎縮。長期而言,不但無法壓抑房價,還可能因供需失衡導致「暗漲」或「地下交易」。

刑事調查?專家憂法規過度干預

至於「任意漲房價應刑事調查」的建議,更引發法律界議論。律師指出,刑法處罰的原則是針對社會重大危害行為,例如詐欺、洗錢、內線交易等,若單純因市場交易價格上升就啟動刑事調查,將嚴重違背比例原則。

此外,台灣現行已有《公平交易法》規範市場操縱與不實廣告,若房價因惡意炒作而產生異常波動,本就可以依法裁罰。再加上央行的選擇性信用管制與房地合一稅 2.0,已經對短期炒作形成一定程度約束。換句話說,現行制度雖非完美,但已具備一定調控工具。

真正問題:不是凍漲,而是投機與供需失衡

觀察台灣房市,問題的核心其實並非單純「漲不漲價」,而是「誰在買房」與「買來做什麼」。若投資炒作過度,或社會住宅、青年住宅供給不足,最終受害的仍是剛需族群。

因此,專家普遍認為,比起立法凍漲,政府更應該強化供給面:加速社會住宅興建、釋出閒置公有土地、規劃合理稅制,並嚴格監管投機炒作行為。如此才能在保護年輕世代的同時,不致破壞市場機制。

結語:情緒背後的真實焦慮

網友提出「凍漲房價、刑事調查」的想法,雖然在制度上幾乎不可行,但卻反映出當前社會對高房價的深切焦慮。當民眾覺得制度再怎麼改、房價依舊不跌,自然會出現更激進的訴求。如何在「保障居住權」與「維護市場機制」之間找到平衡,才是政策制定者的最大挑戰。否則,即使再多的管制與稅收,恐怕也難以撫平被房價壓得喘不過氣的民心。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