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
貸款
房仲
社宅
裝修
Line
房市政策被批「制度蓄奴」?專家:真正剝削民眾的是高房價與投機炒作
日盈社宅

房市政策被批「制度蓄奴」?專家:真正剝削民眾的是高房價與投機炒作

2025/09/20 |  111 | 加入最愛

房市政策被批「制度蓄奴」?專家:真正剝削民眾的是高房價與投機炒作
【M傳媒 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近年台灣房市政策不斷加碼,包括限貸令、房地合一稅2.0、囤房稅,以及《租賃專法》修正案,官方說法是要打擊炒房、守護年輕人,實現居住正義。不過,有網友直言,這些政策只是「財政正義」的包裝,實際上讓中產階級被迫承擔更多稅負,甚至形容是「制度蓄奴」,引發不少爭議。

政策收割中產,打著居住正義旗號

該網友指出,限貸令封鎖第二戶、第三戶貸款,讓中產家庭失去資產配置工具;房地合一稅與囤房稅則不是真正針對投機客,反而收割了正常換屋與小房東;租賃專法則使房東風險加大,轉嫁成漲租壓力。該說法認為,這些政策的最大效果並不是壓低房價,而是替政府增加稅收,卻讓一般購屋族與租屋族陷入「買不起、租不起」的困境。

他更進一步將現況比喻為「現代版的制度蓄奴」,認為納稅人淪為國家財政的犧牲品,努力也難以翻身。

偏激說法忽略核心問題

賣厝阿明認為,這樣的說法過於偏激。事實上,真正剝削民眾的並不是政府政策,而是多年來居高不下的房價與投機心態。
房價所得比:六都平均仍超過 9.5 倍,遠高於國際水準,年輕人即便不吃不喝多年,也難以負擔。
投機炒作:部分資金利用寬鬆貸款買進多戶,再藉由轉手、炒短期差價牟利,造成市場惡性循環。
租金壓力:市場供需失衡,加上生活成本上升,本來就推升租金,政策只是加速顯化了這個現象。

專家指出,政府的限貸、囤房稅與房地合一稅,本質上是針對投機炒作行為,讓資源回歸剛需族群。若沒有這些規範,房價恐怕更難控制,對首購族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政策執行仍需平衡

不過,賣厝阿明也承認,目前政策確實帶來副作用,例如:
部分中產換屋族因貸款受限,短期內難以順利換屋。
租賃市場因房東承擔更多成本,導致房客承壓。
稅收增加後,政府如何運用、是否真正改善居住問題,仍需接受檢驗。

換句話說,政策雖有其必要性,但在執行上,仍需兼顧「打擊炒房」與「保障一般家庭需求」兩大目標。

居住正義需要長期結構調整

從宏觀看來,造成民眾痛苦的根源,在於高漲的房價與不合理的市場結構,而非單純的政策收稅。政策的確可能帶來短期不便,但若沒有這些措施,投機行為橫行,剝削的恐怕會更嚴重。因此,所謂「制度蓄奴」說法雖然聳動,卻容易模糊焦點。賣厝阿明認為真正的挑戰是如何在管制、稅收與市場需求之間找到平衡,讓政策不只是替國庫增收,而能真正改善剛需族群的居住困境。最終,「居住正義」要靠結構性的房市改革,而不是單純的批判。

標籤 :